進博會首日:3000多家企業乘興而來 各有各的期盼
萬商云集,全球矚目。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約50萬專業采購商參展,規模和品質均超過首屆。
本屆進博會既有眾多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也吸引了不少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與此同時,不乏擁有“高精尖”產品的硬科技企業。證券時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參展企業都帶著自己的技術和產品,乘興而來,期盼著滿意而歸。
中小企業期盼
借進博會打開中國市場
據了解,本屆進博會在規模和結構上均呈現了進一步升級趨勢。各交易團在邀請大型企業參會的基礎上,還吸引了民營和中小企業參會。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成海介紹,目前注冊報名的企業中,境內民營企業占比達67%,明顯高于去年,體現了讓更多中小企業在家門口就有收獲的初衷。
此外,外資企業中有了更多中小企業的身影,充分體現進博會的包容性。在室外裝備展區,一家來自新西蘭的氣墊船生產公司就自稱“中小企業”,感謝進博會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臺。據工作人員介紹,公司生產的氣墊船重350公斤,能夠載重600公斤,時速能達到80公里,適用于各種地形駕駛,目前主要用于搶險救援和濕地防護等。
“我們生產氣墊船有20年的歷史了,銷售網絡遍布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暫未面向中國銷售。”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今年公司在中國開設了分廠,這次來參加進博會也是希望借此打開中國的市場。
“我們也想看看能否有機會認識一下資方,想知道大家對我們產品的反饋。”工作人員表示,進博會給企業打開了一扇窗,創造了更多可能性,至于銷售或交易情況反倒不是最被看重的。
上市公司帶著
首發產品找客戶
本屆進博會中頻頻閃現著上市公司的身影。其中,中聯重科也在室外展廳展出了重要產品。據悉,中聯重科旗下兩家境外分公司參展,一家是位于意大利的CIFA公司,生產混凝土機械設備;另一家是位于德國的m-tec公司,生產預拌砂漿設備。據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在進博會上展出的產品均為首發。
“意大利CIFA于1986年生產了全球第一臺噴射機械手,這次我們帶來的就是這款隧道施工設備。經過30多年的不斷改進和創新,CIFA噴射機械手一直引領著行業的技術發展。比如它可以用電動機和柴油機雙動力進行噴射作業,確保在工地停電情況下也能正常施工。”工作人員介紹。
“這是我們首次參加進博會,此次參加進博會是因為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CIFA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帶著首發產品過來,希望能得到中國客戶的認可。聚焦中國市場,是公司目前的重點工作,更是公司的長期戰略規劃。
談到對本屆進博會的期待,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坦言,由于展會的規模非常大,展出的產品品類非常多,希望舉辦方能夠有針對性地組織隧道施工客戶、大型建筑施工單位組團來參觀公司的展位,了解公司的施工工藝和設備,進行商務洽談。
高新技術企業感謝
進博會提供展示平臺
在室外展區,汽車創新技術及自動駕駛體驗區是一大亮點。記者在現場看到,動態體驗區的場景設置,包括十字路口、限速行駛路段、施工路段、S形彎道等,其中十字路口設有智能交通控制信號系統、車聯網(V2X)通信系統和車輛行人檢測系統。
據了解,紅綠燈信號控制系統可自由移動,還加裝了微波雷達及攝像頭等各類傳感器。動態展示區可進行多種場景演示,包括自主泊車、車聯網功能展示、氫燃料電池車輛或自動駕駛車輛功能展示等。
11月5日下午,氫能源車、諾基亞5G遠程控制車輛,以及兩輛福特L2級別的量產自動駕駛車輛進入駕駛體驗區供大家體驗和參觀。
此外,在汽車館,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汽車展區最大的亮點是實車數量達到140多輛,比去年的首屆進博會多出近10%。展品總體分為三大塊,一塊是首次增設的古董老爺車,另一塊是全球知名汽車廠商帶來的新款車型,還有一塊就是代表未來的新能源車、自動駕駛汽車。“進博會給了我們展示技術的平臺,同時也讓我們領略同行的技術。”一位汽車參展商對記者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