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區域規劃正式出爐,紡織行業的機遇在哪里?
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經濟總量約占全國四分之一,全員勞動生產率位居全國前列,年研發經費支出和有效發明專利數均占全國三分之一左右,進出口總額、外商直接投資、對外投資分別占全國的37%、39%和29%,這是長三角一體化的數字基礎。
目前,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未來將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這些都顯示出國家對長三角這一全球先進制造業和服務業基地未來的發展寄予厚望。
區域規劃,要產業先行,機制配套。未來長三角區域將打造全國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等十大領域,建設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級制造業集群;在打造世界級龍頭企業方面,將主要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十大重點領域,加快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等五大產業鏈;而在加快培育未來產業方面,主要面向量子信息、類腦芯片、第三代半導體、下一代人工智能等八大領域。
從產業和龍頭企業的布局上可以看到,長三角未來打造的全部都是符合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炙手可熱的戰略新興產業,但是從歷史經驗來看,在以往重要產業規劃出臺后,全國范圍往往會出現“比學趕超”的火熱場景,例如,光伏產業規劃出臺的時候,各地都有光伏產業園,新能源規劃出臺的時候,全國會有幾十個新能源產業園,其他還包括芯片熱、大數據熱、人工智能熱等等,造成的結果就是重復建設,無序競爭。
因此,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綱要明確之后,如何在地理區域一體化的前提下,實現產業規劃一體化,變得尤為重要和迫切。例如,江蘇南京目前是國內重要的鋰電池產業基地,LG,SKI等跨國企業先后建廠,那么長三角區域內的其他城市是否可以把相關產業鏈進行重構,優化產業鏈,協同發展? 當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藥谷”形成品牌,眾多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紛紛入駐,同時園區內土地資源開始緊缺的時候,在長三角區域內,哪些區域適合同構?
央視財經姚振山認為,長三角區域的一體化,首先是地域的一體化、機制的一體化,但是最核心的應該是城市和城市之間,省與省與直轄市之間產業規劃的一體化,徹底打破區域界線,打破條塊分割。 長三角的一體化,是資源稟賦差異化的一體化。讓各個城市的資源稟賦得到最合理的規劃,得到最充分的發揮,讓各類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得到合理配置。 長三角區域的一體化,是讓資本能夠有序流動的一體化,讓產業集群帶來資本有序聚集,讓資本效率得到最大的提升。
《綱要》對長三角區域提出戰略定位,未來紡織行業的發展機遇在哪里?
長三角地區作為全國經濟最活躍、最開發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紡織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將會給長三角的紡織業帶來什么樣的機遇?
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綱要提出要“建設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紡織業借力長三角貿易“流量”輻射全球
近日,長三角三省一市企業聯合會發布了2019年長三角企業百強榜。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的百強企業首度發榜。其中,化纖企業共有7家企業上榜。江蘇的恒力集團有限公司進入長三角企業百強榜的前十。從下表可以看出,2018年恒力集團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7173616萬元,遠遠超過其他化纖企業。
在世界經濟不景氣,外貿摩擦加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環境下,化學纖維行業的強勢反彈為長三角企業取得較好經營業績起了一定助力。
專家認為,江浙滬一帶有著發達的制造業產業集群,如江蘇絲綢產業、浙江紡織產業等,這些地區的供應鏈優勢,可以借助長三角地區的貿易‘流量’輻射至全球。
“科創+產業”將成為長三角紡織業發展新動能
在《綱要》中,走“科創+產業”道路成為未來長三角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5G、智能制造等關鍵詞成為值得重點關注的對象。
與此同時,紡織行業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意識到,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成為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的關鍵。
工業互聯網
在工業互聯網方面,長三角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無論從規模、質量還是速度上來看,都處于領先水平。作為我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長三角工業增加值占全國1/4以上,隨著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正在成為長三角產業合作的核心,這也為長三角智能制造添加了新引擎。
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基礎扎實,基于產業聚集和完備的工業體系,在上海,依托大國企、大平臺集中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產業鏈上下游數據;在浙江,阿里云預計到2025年將連接2億臺工業設備,服務工業企業30萬家;在江蘇,超過60萬臺工程機械裝備通過徐工集團的漢云平臺“登云上網”;在蘇州,全市正全力打響“工業互聯網看蘇州”品牌……
2018年,在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峰會暨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協同創新工程啟動大會上,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平臺助力百萬企業“上云上平臺”服務倡議正式啟動,提出力爭2020年實現新增“上云上平臺”企業百萬家,運營成本降低2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
在政策方面,早在2017年浙江省就率先推出“十萬企業上云行動計劃”,江蘇和上海則分別在2017年年底和2018年年底印發《加快推進“企業上云”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和《上海市推進企業上云行動計劃(2018-2020年)》。跨地域政策方面,長三角九地共同發布《G60科創走廊推進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實施方案》,九地通過制度對接、財政扶持、技術研發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
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方面,2018年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上海)簽約正式上線,這對長三角地區實現跨領域、跨行業、跨地域的信息互聯互通又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人工智能
從人工智能發展來看,國內的人工智能發展活躍區域主要集中于三大地區:京津冀地區(北京為主體)、長三角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和粵港澳地區(廣東、深圳)。根據烏鎮智庫數據顯示,北京、廣東以及長三角人工智能企業數占到了全國人工智能企業總數的84.95%。其中長三角城市中,上海和杭州是聚集人工智能企業最多的城市,均超過了600家,處于人工智能發展第一梯隊。比如杭州的阿里巴巴、網易、浙江大華、海康威視、螞蟻金服、涂鴉智能、國芯科技、Rokid等,上海的依圖科技、智臻網絡、思嵐科技等。
其次,長三角地區抱團優勢明顯,江浙滬人工智能企業數合計占比達28.24%,專利數占比超過1/3。其中,上海以其頂尖的人才和科研優勢,在長三角地區人工智能發展中占據絕對優勢。從2015年到2019年上半年,上海人工智能初創企業融資達到582億元,僅次于北京地區。
5G
在5G發展方面,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程度縱深,信息化手段正成為長三角發展成世界級城市集群的重要手段。在去年年中時,長三角三省一市政府就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塔簽署了5G先試先用推動長三角數字經濟率先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依據《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要求,到2021年,四家通信企業將在長三角累計投入資金超過2000億元,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建設以5G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把長三角建成全國乃至全球5G網絡和應用先試先用的地區之一,信息基礎設施能級比肩全球主要城市群。
在去年年底,上海5G創新發展聯盟、江蘇省5G產業聯盟、浙江省5G產業聯盟和安徽省5G產業聯盟代表還共同簽署了《長三角5G創新發展聯盟倡議書》,成立“長三角5G創新發展聯盟”,著力于在未來三年,將長三角地區打造成5G技術試驗床和產業先行區。
目前,在首批5G試點城市中,長三角城市占據10個,占到全國的1/5之一。
《綱領》是支持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綱領性文件,新興技術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密不可分,相互成就。盡管在前進的路上還充滿著未知和困難,但相信在政策引領下,新興技術能很快為發展帶來新能量。
長三角支柱產業體系的升級換代初步顯現,構建以新興產業為核心的新的長三角支柱產業體系的大幕已經拉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