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倒閉、關店…2019年實體店的100種死法,致死率最高的竟然是這5種!!
對于零售行業從業者而言,2019年太難了,實體經濟關店潮如期而來。據統計,2019美國零售業已關店超過9302家,其中約75%為服裝紡織行業。
瑞信更是警告稱,預計2020年美國零售商店倒閉的風險將和今年一樣高,甚至更糟。
中國實體人要坐不住了,因為,國內零售業也難逃一劫。
“中國A股體育第一股”貴人鳥關店近3000家、
“中國內衣第一股”都市麗人關店1500家、
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關店2400家、
中國鞋王達芙妮關店3860家……
大品牌也紛紛垮臺,街邊小店艱難謀生。看了今年將近100個品牌的關店經歷,共和君將他們倒下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產品同質化,缺乏競爭力
開一家店、做一個品牌,不是看別人推出什么產品自己就推什么產品。如果你提供的東西,別人家也提供,那還有什么獨特性可言呢?縱觀當下國內的零售行業,產品同質化的情況還是很嚴重的。
市面上的店那么多,并不缺少你這一家,消費者憑什么只到你的店消費?
好的產品,才是一個品牌強有力的發展支撐!
舉個例子,4月30日,生鮮超市盒馬鮮生在開業三年后,首次宣布關停門店。
同時站在新零售的風口,美團有小象生鮮、騰訊有“超級物種”……然而對于一個普通消費者而言,還真不知道這幾個生鮮超市的區別,到底在哪兒。
售賣的商品同質化,沒有突出的流量產品,消費者憑什么選擇你呢?最終的結果只會跟盒馬一樣,即使背靠阿里這座大山,也會被市場給淘汰。
所以,做產品得了解消費者以及市場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夠根據市場作出反應,推出合適的產品,贏得自家品牌發展的先機。
二、瘋狂擴張店鋪,入不敷出
除了產品同質化,門店的瘋狂擴張也是導致品牌倒臺的一大殺手。而講到這個,拉夏貝爾和達芙妮還真的不得不提。
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拉夏貝爾,發展最好的時候,在全國范圍內足足開了9540家門店。
越開店越賺錢,賺來的錢又不斷地用于擴張新店,人工、租金成本一路飆升,就這樣導致了資金鏈一直處于緊張狀態。
就拿去年的數據來看,拉夏貝爾年收入增幅只有13.08%,營業費用就達到了38.37%。
而現在,面對業績虧損和債務危機,拉夏貝爾只能選擇出售不動產來渡過難關。
再說說“中國鞋王”達芙妮。達芙妮業績最好時,1年能賣出5000萬雙女鞋,每年都有將近800家店開業。
一家店的成功,就會有千千萬萬家想要復制。達芙妮開掛式的快速擴張,表面風光的背后,除了越來越高的成本,就是日愈嚴重的存貨積壓問題。
為了解決庫存,他們常年的“跳樓大減價”使得品牌形象在大眾心目中轟然崩塌。
關店4000家,市值暴跌165億,達芙妮風光不再。
其實很多小品牌主在開店的時候,也因為沒有具備健全的布局思維,而萌生一些錯誤的想法:
“我在這條街開了一家店,還沒有競爭對手出現,我賺錢了,那就先開著;我又開了一家分店,有競爭對手出現,我的店不能賺錢了,關掉。”
別以為打品牌就是要瘋狂開店,要做在負荷范圍之內的事,別越開店越虧錢。
三、忽略視覺營銷,審美疲軟
產品不行、格局思維不行,有的品牌往往還忽略了最基礎的店鋪顏值。店鋪顏值有多重要?在未來10年將再沒有網紅店,因為所有店都是網紅店。
為什么運動服飾品牌全面爆發的現在,“中國A股體育第一股”貴人鳥依然沒挺住,關店近3000家?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視覺營銷必定被囊括之中。
滿眼的五顏六色讓人找不到重點,毫無章法的陳列、沒有代入感的搭配……這可以說是很多運動品牌店鋪的通病了,361度、曾經的安踏、李寧……
在消費全面升級的未來,習慣老舊審美的店鋪要怎樣才能在大洗牌中幸存下來?
必須重視視覺營銷。
新零售環境下,消費升級其實就是升級審美力。許多店主可能不了解,當下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已經達到了90分,然而現在的店鋪卻不到60分。
如果沒有進行形象升級,你有自信在這樣的店鋪面前昂首稱霸嗎?
四、無視消費體驗,服務減分
當然啦,消費升級除了視覺體驗的提升,還有店內服務的延伸。
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的極大豐富,許多人在購物時追求的不再是商品的功能性,而更多地關注服務所帶來的體驗和感受。
許多品牌都未能順應趨勢,沒能在店鋪里搭建場景或者是體驗空間。而顧客對品牌的認知,是在每一個與品牌商品接觸的時刻中慢慢形成的。
宜家為什么會開放給所有的顧客體驗?海底撈為什么要將服務做到極致?因為這些延伸服務恰好就能為自己的品牌形象加分。
沒有服務的商業,生命周期都不會長久。未來的零售業,會進入體驗式消費時代。
五、沒有管理思維,軍心渙散
經營一個品牌、一家店,難免會有迷茫的時候。有些店長看到別人的成功故事,以為學了以后自己也能成功。于是原封不動照搬,再胡亂套用,完全不了解背后的細節。
沒有系統地學過管理就開始經營,就好比還沒考上駕照就上路。
這樣又如何比得過那些富有專業體系、集團化的大品牌?又如何壓得住這群95新生代有個性的員工?又拿什么讓他們拼命做業績?
優秀的管理者會花大量的時間預測挑戰、協調大局、繪制藍圖。如果沒有全局的管理思維,員工軍心渙散,那么這個品牌也是不會長久的。
那些只是賣東西的實體店將越來越沒有競爭力,而那些能為用戶提供獨有體驗的實體店將脫穎而出。
來源:陳列共和 作者:專注視覺營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