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防疫兩手抓,疫情下更要走得穩
“新冠肺炎疫情的襲來,考驗著各行各業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對于紡織企業來說,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不但要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還要做到有序復工復產,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疫情時代下的新華源,會越走越穩。”福建新華源集團總裁陳文在接受《中國紡織報》記者采訪時堅定地說道。
記者:面對疫情,新華源集團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陳文:疫情發生后,我們主要從疫情防控、助力抗擊疫情和保證生產環境安全幾方面開展工作。我們安排采購口罩、額溫槍、防護服、消毒水等相關防疫用品;對出入廠員工進行嚴格檢查,且專門提供一棟宿舍樓作為隔離觀察區;通過工會臨時成立防疫援助基金,主要針對集團內部員工在廠或在家鄉因疫情導致的生活困難給予援助,此外,集團公司還于1月29日向福州市地方政府光彩促進會捐款100萬元,用于防疫使用。數日來,集團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企業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對于返鄉員工進行登記跟蹤,及時反饋員工安全狀況。
記者:當前新華源集團的復工情況如何?
陳文:依據慣例,我們企業每年都有35%以上的工人留廠過年,所以今年1月27日(正月初三)就開始陸續復工了,主要完成年前訂單產品的交付,由于此次疫情傳播速度快,各級政府都采取了強有力的防空措施,目前根據各省市疫情數據反應,整體疫情有所緩和,但是上下游企業開工率并不理想,多維持在30%~50%之間,現在有待疫情進一步緩和后,盡快讓各行各業全面復工。
記者:新華源集團的產品訂單和原料供應情況如何?
陳文:我們有一定的產品庫存,往年來說,初十到十五紡織市場開始復蘇,當前3月份即將到來,市場還未復蘇,對于有產品庫存積壓的企業來說,還是有一定市場壓力的。近日我們的訂單逐漸對接上來,產銷逐步恢復正常。上游原料供應比較穩定,因為是原料供應企業大部分是流水線生產的模式。關鍵是下游企業復工問題,市場還未開放,沒有交易和采購平臺,跟我們相比,我們的下游規模較小的企業在疫情期間會更加困難。
記者:新華源集團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陳文:目前整體疫情有所緩解,企業都在安排陸續復工,但是普遍存在復工率低、員工難到位的現象,我們也不例外,目前新華源集團最好的企業開機率是55%,復工速度緩慢,主要原因是員工對于疫情心有余悸,多持有觀望心態,另外所有返廠人員復工必須按規定程序進行核酸檢測,合格后才允許復工,目前核酸檢測還較為緊張,紡織廠用工較多,很多還未檢測的員工還在實行14天宿舍居家隔離觀察,照這個趨勢來看,3月份我們的復工率能達到80%就不錯了;另外由于下游開復工率低,且疫情期間訂單驟減,甚至幾乎為零,造成企業短期內庫存較高,復工后又要維持生產,企業易出現資金周轉緊張問題,急需銀行與地方政府支持。目前,當地政府與銀行已經協調會在資金與政策上給予我們集團一定的支持。
記者:受疫情影響,您認為國內紡企是否會面臨產品信任危機的問題?
陳文:產品出口方面多少還是會的,采購商本身可能會臨時更換合作廠家,或者采購商對接的客戶會有對產品的擔心從而要求更換供應商,但這不會是長期的問題,一旦疫情得到控制,生產逐步恢復,這種現象就會逐步緩解。
記者:從長期來看,您認為此次疫情對棉紡行業市場與發展環境帶來哪些影響?對2020年市場形勢有怎樣的預判?
陳文:紡織行業屬于民生產業,國民的生活離不開這些必需品,而且我國又是紡織強國,整體產業鏈配套完整,長期看還是有發展空間的,但是短期內還是取決于整個疫情的周期長短,以及各企業、各市場復蘇的情況,受疫情影響,產業鏈各個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銷售接單不理想,存在產銷失衡的現象。2020年一季度已經快過去了,企業普遍虧損,第二季度應當處于復蘇期,第三、四季度預計會恢復到常態,整體看2020年產銷形勢并不樂觀。傳統的棉紡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于用工多的行業來說,疫情產生造成的直接影響便是員工復工難,從而影響正常生產進度,提高車間智能化、自動化水平,降低人工數量是行業發展趨勢,這次疫情的發生更是堅定了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更要加快智能化生產車間與數據化車間管理的建設。
記者:疫情之下,新華源近一階段發展的目標和重點是什么?
陳文:新華源始終立足本業,認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繼續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繼續抓好員工返廠復工工作,盡可能的提高開機率與產銷率,同時加大產品創新研發,通過智能化車間生產,數據化車間管理,盡可能的減少用工,防控突發狀況下的企業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