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慌!國際油價暴跌的背后是一場化纖產業鏈的原創自救+互助暖心國產劇
是的,2020年我們一直在見證歷史。見證過美股數次熔斷后,接著,我們又見證了“負油價”。
當地時間4月20日,國際油價創下一項新紀錄——5月交貨的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一路呈現自由落體下降,依次跌破10美元關口、5美元關口、1美元關口、0美元關口……直至收盤5月美國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暴跌約300%,收于每桶-37.63美元,創下歷史新低。這是自石油期貨從1983年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開始交易后首次跌入負數交易。
從昨晚凌晨開始紡織化纖朋友圈就被這張價格走勢圖刷屏。
當然,我們都知道油價的下跌一定是暫時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負油價反映了金融市場狀況,而非石油市場狀況;而高盛表示,油價暴跌是石油市場史無前例供給過剩的表現。
供給過剩?這在能源市場真是罕見,但此刻它正在發生,并且預計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究竟會持續多久?全世界都在觀望……
興證期貨認為,在需求端嚴重悲觀的情況下,進入5月之后,以減產協議規定的全球供應的削減并不能改變油價運行方向,預計油價將維持底部寬幅震蕩的格局。
問一個特別無奈的問題,為什么油價會暴跌,出現“負油價”?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主要產油國的減產行動要在5月1日才開啟,而近期受疫情影響,需求大減導致存量激增,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導致油價暴跌。
需求,“罪魁禍首”依舊是需求,而需求的背后是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
化纖行業整體壓力巨大
部分企業逆勢走高
是的,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正在一波一波刷新人類歷史,此刻全球經濟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一季度,我國GDP比上年同期下降6.8%。從環比看,經季節因素調整后,一季度GDP環比下降9.8%。而據中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調查周報顯示,當前紡織行業雖然復產形勢總體平穩,但企業經營壓力卻持續加大。
近日,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發布2020年1~2月化纖行業運行簡報,報告指出:1~2月,也就是新冠疫情國內爆發的階段,化纖行業生產經營和運行質效因疫情受到了直接影響,主要表現在復工推遲、需求減少、負荷下降、庫存累積、效益下滑等方面。
其中化纖產量同比明顯減少。報告指出: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2月中國化纖產量為727.23萬噸,同比減少13.64%,其中粘膠短纖產量為44.83萬噸,同比減少33.71%;滌綸產量為558.89萬噸,同比減少11.92%;錦綸產量為50.86萬噸,同比減少27.11%;氨綸產量達到12.23萬噸,同比增長4.18%,口罩耳帶用中粗旦氨綸需求增加。
出了產量明顯下降,整個行業的經濟效益也出現嚴重下滑。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2月化纖行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835.84億元,同比減少28.39%;實現利潤總額3.97億元,同比大幅減少74.78%,其中滌綸和錦綸行業同比分別減少132.01%和15.64%;營業收入利潤率僅為0.48%。行業虧損面48.70%,較上年同期擴大10.86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加39.49%。企業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和產成品周轉率均出現明顯下降。
滌綸是化纖眾多產品中占比最大的品種,132.01%的數據充分說明此刻行業面臨的巨大壓力,與此同時滌綸是石油產業鏈的下游產品,原油價格的暴跌無疑更是讓行業雪上加霜。然而,近日榮盛石化、恒逸石化、恒力石化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報告中均表示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將大幅上漲,而主要因素均為新開工的煉化項目,產業鏈一體化無疑增強了企業在波動市場中的抗壓能力,但是有證券公司研究經理告訴記者:“原油價格的暴跌勢必會影響企業庫存,但是一季度原油價格已經下跌的很厲害了卻并沒有影響這幾家龍頭企業的業績,因此二季度企業受疫情影響的程度究竟是多大,恐怕還是要看最終的結果。”
降成本調結構拓渠道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盡管疫情影響巨大,但是行業仍有企業在困境中殺出了一條生存之道。
本刊記者獲悉,一季度吉林化纖集團抓機遇,外拓銷量內降成本,吉林化纖四大主導纖維單位制造成本同比明顯下降,實現工業總產值28.37億元,同比增長0.6%,累計完成年目標的26.7%,創歷史最好水平;完成產品產量13.6萬噸,同比增長10%;纖維直接出口2.4萬噸,同比增長77%,出口創匯6358萬美元,同比增長28%,逆勢實現首季“開門紅”。
其中吉化人造絲一季度實現出口同比增長16.6%。短纖系統通過“短流程、全循環、提效率、降成本”攻關,實現紡絲紡速提高38%,平均日產達227噸。同時,抓住疫情防控期間對無紡布需求上升的機遇,積極調整生產線,及時轉產無紡布用纖維,為企業創造了更好的經濟效益。
腈綸產品線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持續加大差別化腈綸產品升級及市場推廣力度,抗起球纖維市場占有率達80%;細旦、華絨纖維等新產品性能持續改善;高強腈綸國外市場銷量達8500噸。一季度,腈綸直接出口11266噸,同比增長17%,創歷史新高,充分體現了產品的市場價值。
專利產品竹纖維充分發揮抗菌、抑菌的產品特性,加大二次差別化產品的開發推廣力度,在襯衫、床品、色紡、巾被、無紡布和衛材等領域的應用得到有效拓展。一季度,實現竹纖維銷量近萬噸,同比增長9%。
吉化碳纖維一方面強化提速增產,另一方面強化應用拓展。通過原液提產擴能改造、優化紡絲工藝參數等系列攻關,一季度,原絲產能同比增長63%,實現銷量3126噸,同比增長29%;小絲束碳絲成功應用到表面裝飾布領域,大絲束碳絲實現銷量997噸,同比增長233%,碳纖維板塊已經成為吉林化纖又一新的效益增長點。一季度,吉林化纖四大主導纖維單位制造成本同比明顯下降,各項費用總額同比減少3%,企業實現首季“開門紅”。
守望相助攜手成長共贏未來
龍頭企業疫情之下方顯擔當
除了企業加強內力應對疫情之外,上下游攜手共度難關也正在成為當前紡織化纖行業抗擊疫情的一劑暖心良藥。
近日,福建省召集龍頭企業召開多種形式的視頻會、座談會,研究應對舉措,解決實際困難。在省級大大小小的會議上,總能聽到永榮控股集團董事長吳華新抑揚頓挫的堅定言論:面對疫情的沖擊,有能力的企業要發揮領頭羊作用,做抗疫表率,更要關注產業伙伴與價值伙伴的共生!吳華新說:“疫情之下,全球市場不確定因素加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必須守望相助,有能力的企業要關注行業伙伴的共生,攜手度過難關,共生才能共榮。”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疫情之下,沒有哪一家企業可以獨善其身。下游企業受到沖擊,壓力終將傳導到上游的原料供應商。要熬過這個寒冬,除了尋求政府幫助之外,更多的還要靠行業企業合力自救。而這當中,有能力的企業更要高瞻遠矚、高屋建瓴,關注產業伙伴和價值伙伴的共生。
據悉,疫情發生以來,吳華新帶領下的永榮控股集團,以實際行動踐行大企業發展價值觀。一項又一項的創新舉措、積極應對市場,在提升企業自身“免疫力”的同時,也幫助行業企業堅定信心,撥開迷霧,勇敢前行。
加大投入研發新品,滿足下游企業新品開發的需求,這是吳華新的第一步舉措。當前,出口乏力,行業企業需大力挖掘內需市場商機。除了拓展新興市場之外,還要實施差異化戰略,以高品質新產品搶占市場。這時候,吳華新的研發團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拼,夜以繼日,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抗病毒、抗菌、保健等功能性、差別化纖維,并第一時間推向市場。
在為下游企業提供更多新品時,永榮還主動開展市場研究,為下游企業提供市場分析、預測,進行營銷策略建議,并配合內銷企業快速打樣、快速交付,給下游企業開發內需市場創造更好的條件。
而為最大限度地幫助行業企業獲取生機,4月初,吳華新又向進出口銀行提交了一份供應鏈融資方案。供應鏈金融是依托龍頭企業的資金、客戶、數據、信用等優勢,將龍頭企業及其上下游鏈條成員作為一個成員,對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票據、應收及預付賬款、存貨等予以融資。這份方案里,共有100家省內下游企業被納入,計劃融資3-5億元。時隔一周,進出口銀行即明確以上限5億元的授信對方案予以支持。
有了流動資金,一些下游企業的春天將提前回歸。“作為龍頭企業,帶動下游一起熬過寒冬,已經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作業?!蹦転樾袠I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吳華新很是高興。
正如吳華新所說,每個企業都是一棵大樹,只有與伙伴攜手,扎根沃土,長成一片茂密的森林,這個生態才能存活下來。僅僅是一棵大樹,長期遭受風雨侵蝕,最終是活不下來的。面對疫情以及當前的原油價格暴跌,我們都容易陷入悲觀里,這是人類的本能。但是時代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的,誰將被拋在腦后,誰又將挺過難關迎來新的發展?恐怕我們每個人都很期待這個答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