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中國進口將在五六月份發力
據中國海關近日統計數據,4月份中國出口額出人意料的增長8.2%,然而進口額卻下降10.2%,兩個數據“一升一降”,引發一些人對疫情下中國經濟恢復的擔憂。
走出去智庫(CGGT)特約專家、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認為,4月份的數字只是暫時現象,中國的進口發力將在五六月份開始,全年進口仍會達到兩位數增長。當前中國的貿易政策,將進一步帶動全球經濟發展,并成為全球經濟恢復的主要引擎。
今天,走出去智庫(CGGT)獨家刊發魏建國先生關于我國進口情況的分析文章,供關注疫情對中國外貿影響的讀者參考。
近日,中國海關公布了四月份進出口貿易數據后,讓大部分專家學者感到意外的是,中國出口1.4萬億,逆勢增長8.2%,但進口“大跌眼鏡”,只有1.09萬億,同比下降10.2%,遠遠超出預期。
另外,中國大宗商品的進口走勢也出現分化,1-4月份進口下降3.2%,降幅較一季度擴大2.5個百分點。其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進口下降7.4%、13.7%、25.7%,分別拉低進口增速0.9、0.3、0.3個百分點,但集成電路、鐵礦砂、煤炭進口分別增長14%、15.9%、20.6%。
由于中國進口呈現下降趨勢,許多人認為,將隨著疫情在全球的發展中國進口會越來越低,并產生了對中國內需不振的悲觀論調。
其實,我認為,中國的進口在疫情過后會呈現“井噴式”發展。4月份的數字只是暫時現象,中國的進口發力將在五六月份開始,全年進口仍會達到兩位數增長。理由是以下幾點:
第一,隨著中國疫情的形勢好轉和復工復產的加速進行,中國大宗商品進口穩步復蘇。特別是隨著中央提出的新基建和大型項目的開工,對煤炭、鐵礦石、銅等大宗商品的進口將會出現穩步增長。
近日海關數據顯示,前4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3.6億噸,增加5.4%;原油1.7億噸,增加1.7%;煤1.3億噸,增加26.9%;鋼材418.4萬噸,增加7.4%;未鍛軋銅及銅材174.8萬噸,增加10.4%。
另外,從第三屆進口博覽會的招商情況看,今年參展國家和跨國公司數量將會比以往更多,也預示著中國將加大進口力度。
第二,隨著中國的疫情好轉,大部分城市消費開始啟動,生活用品將呈現“井噴式”的需要。主要表現在中國對高檔消費品、農產品、海產品、醫藥產品的進口將會有很大增加。
1-3月份,中國進口增長得最快的是肉類產品,達217萬噸,金額78億美元,同比增長137.8%;醫藥產品緊隨其后,進口達到88億美元,同比增長11.7%;紡織品、線紗進口金額39.7億美元,增長10.3%。這些都是生活用品,隨著國內市場逐步開放,進口商品更會增加。
另外,2019年中國紙漿庫存已經用完,今年紙漿進口將會比去年增加100-150萬噸。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3月份我國紙漿進口量為268萬噸,1-3月份合計736.4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2.3%。
第三,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逐步落實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持續推動進口。據美國農業部5月2日統計數據,中國自美國進口4.02萬噸豬肉,這是近6個月最大的采購記錄。而且,中國還將加大自美國進口大豆、棉花和牛肉等產品。
另外,中國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口增加也是亮點。海關統計顯示,今年1至4月,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1.2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在整體下滑的情況下呈現出積極向上的態勢;其次,今年1至4月,中國自東盟進口6085.1億元人民幣,增長8%;自俄羅斯進口為204.21億美元,同比增長7%。下一步,隨著其他國家經濟恢復,中國進口將會繼續恢復。
第四,隨著中國新基建的開展,新舊動能轉換將加大進口。3月29日至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提出,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
另外,中國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創造了更多元、更豐富的應用場景,催生并推動了許多新興產業快速發展,也將帶動進口增長。
當前中國的貿易政策,將進一步帶動全球經濟發展,并成為全球經濟恢復的主要引擎。中國進口增加,使全球經濟發展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因此,今年中國的進口不但不會降低,還會達到兩位數的增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