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為何5月美棉到港再次“獨占鰲頭”
據海關統計數據,2020年5月我國進口棉花7萬噸,環比減少43.9%,同比減少60.7%;2019/20年度以來(2019.9-2020.5)累計進口棉花122.3萬噸,同比減少24.43%,進口量無論環比還是同比降幅均較4月份明顯擴大,國內棉紡織企業、貿易商等觀望、等待的情緒越來越濃重。
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國棉花進口量分別為13萬噸(同比增長52%)、17.98萬噸(同比增長36.51%),因此5月份并非棉花進口、消費需求的淡季。據了解,5月份,2019/20年度美棉的到港量繼續占據第一,印度棉、巴西棉、西非棉等雖緊隨其后,但差距有所拉大。
為什么4/5月份美棉抵港、清關量一直“獨占鰲頭”呢?一些國際棉商、機構歸納如下:
一是巴西新冠疫情全面爆發,棉花陸上運輸、倉儲、港口海運等受到較大影響。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6月29日,巴西累計確診病例1345254,疫情已經徹底失控。因此棉花運輸、發運等能力有較為明顯的下滑(桑托斯港等擁堵異常嚴重);
二是2019/20年度印度棉FOB等直接出口報價較美棉、巴西棉價格低6-8美分/磅,但因質量偏差、雜質多異纖重、包裝差等原因走貨受到一定影響,中國大中型紡企(有進口配額)、貿易商對低質低價的印度棉并不十分“感冒”,因此4/5月份印度棉發運、抵港數量雖然觸底反彈,但幅度有限;
三是因疫情中方對澳棉、西非棉、巴西棉、印度棉等檢驗從嚴從緊,強化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加強對來自高風險國家和地區進口商品的風險監測。部分國外棉花出口企業、國際棉商的擔憂加重,裝運有所減緩;
四是5月份人民幣匯率寬幅波動,對中國企業進口的制約、影響顯現。5月最后一周,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匯率曾一度突破7.17,創下2019年9月份以來新低,非美棉裝運、交貨也受到打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