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四十周年深交所迎重大改革時刻 創業板注冊制起航助力灣區經濟“騰飛”
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紀念日,作為改革開放“試驗田”,深圳四十年來取得了諸多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中,資本市場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營業,彼時,市場還只有深發展、深萬科、深寶安等5只股票。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深交所先后開辟了中小板、創業板,形成了層次分明的證券市場格局,從稚嫩幼苗逐漸成長為參天大樹,如今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深交所,無疑是一個重大的發展奇跡。
截至8月24日,深交所合計有2270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合計32.66萬億元,總流通市值合計25.19萬億元。
眼下,深交所再次迎來了重大的歷史性時刻。8月24日,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正式落地,首批18家注冊制下企業同時上市交易,這標志著資本市場存量改革拉開序幕。
8月24日,創業板2.0正式起航,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首批18家企業成功上市交易。甘俊攝
服務實體經濟成果卓著
截至8月25日,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數量已經突破2315家,其中包括A股上市公司2270家、B股上市公司45家,場內AB股總市值合計33.46億元。
wind數據顯示,1990年至今,三十年時間里,深交所內上市公司合計股權募資6.33萬億元,其中首發募集資金金額合計1.22萬億元,增發募集資金總額4.46萬億元,配股募集資金總額1834.97億元,優先股募集資金435.61億元,可轉債募集資金合計2773.60億元、可交換債募集資金1444.25億元。
整體來看,深交所上市公司類型豐富、層次多元。截至目前,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分別有460、961、849家企業,總市值分別為9.44萬億、13.64萬億、9.58萬億元,樹立了服務民營企業、科技企業、成長企業的鮮明市場特色,擁有領先同儕的核心技術系統,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和成長性的新興市場。
從行業分布上看,兩千余家上市公司合計28個申萬一級行業,其中既包括了采掘、汽車、農林牧漁等傳統型支柱產業,也引進了越來越多計算機、醫藥生物、電子通信等新興科技產業,此外,家電、軍工、金融、地產等行業也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之下發展壯大。
從企業數量上看,機械設備、化工、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等新興產業的上市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冒頭,企業數量分別為243家、226家、203家、199家、178家,位居行業前五。盡管這些行業以小型企業居多,但借助于資本市場,不少企業實現了做大做強的目標,如立訊精密、海康威視、智飛生物、愛爾眼科等從深交所成長起來,并深受境內外投資者喜愛的企業。
以“中小板一哥”立訊精密為例,立訊精密從PC連接器起家,2010年登陸資本市場,上市次年(2011年),立訊精密通過收購昆山聯滔進入蘋果供應鏈,隨后圍繞蘋果,開拓天線、無線充電、線性馬達、聲學器件等模組產品,并在2017年后進入整機制造,產品線不斷擴張,逐步成長為電子制造巨頭。
期間,立訊精密營收從上市前2007年的3.51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625.16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高達54.01%;歸母凈利潤從2007年的0.32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47.14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高達51.60%。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立訊精密剛剛發布了超出市場預期的《2020年中報》,上半年,立訊精密實現營業收入364.52億元,同比增長70.0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38億元,同比增長69.01%。
截至8月24日收盤,立訊精密總市值突破四千億元,今年以來,立訊精密股價漲幅達105.08%。
事實上,立訊精密的發展壯大,只是深交所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剪影。從區域分布來看,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設立,也讓整個珠三角受益良多。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深市兩千余家A股上市公司分布在全國30個省市,其中廣東省以541家企業上市的成績名列首位,總市值合計9.68萬億元。
具體來看,廣東省內24個城市均有企業在深交所上市,但數量最多的仍是深圳市,合計282家,緊隨其后的廣州市則有78家。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發源地,九大城市合計包攬了深市491家上市公司。
“廣東省是我國經濟體量最大的省份,而深圳又是我國所有城市當中先進制造業規模最大的城市。與此同時,廣東省,尤其是深圳,還有許多的高科技、大品牌企業,這一切都導致廣東省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數量最多。”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道。
董登新進一步補充指出,這也是廣東省“近水樓臺”的優勢。廣東省不僅經濟體量大,高科技企業數量多,而且廣東處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核心地位,因此中央給予了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廣東省重要的經濟地位,深圳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先行示范區,在政策方面擁有諸多的優惠和特權,“高科技企業先行,必將會帶動廣東省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也會拉動廣東經濟的快速增長”。
注冊制助力創新企業做大做強
如果說深交所是粵港澳大灣區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那么創業板注冊制的落地,無疑為這一引擎再添助力。
8月24日,創業板2.0正式起航,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首批18家企業成功上市交易,作為A股市場“存量改革”承上啟下的關鍵一環,創業板注冊制在充分借鑒科創板經驗的基礎上,又基于創業板實際情況作出了部分針對性的安排。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改革,是深交所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致敬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的務實舉措。
“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有助于完善直接融資體系,增強企業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從科創板這一年的運行經驗來看,創業板改革還能穩定投資者情緒,增強各方對我國資本市場和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此次創業板改革還對創業板并購重組、再融資、退市制度等進行了優化,全面提升市場運行效率。這些調整有利于激發粵港澳大灣區的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做優做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中山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受訪指出。
此外,李湛還表示,創業板改革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和效率,有助于完善直接融資體系和提升股權融資規模,降低宏觀杠桿率水平,增強企業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這也將有效幫助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金融體系服務能力,對先行示范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助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也表示,“創業板注冊制降低了門檻,吸引更多的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企業獲得股市融資,以資本力量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大灣區創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進一步升級。另外,大灣區本就是創新科技企業的集中區域,而初創科技企業早期很難獲得銀行融資,創業板注冊制解決了這個難題,讓資金流向更高效的創新領域。”
改革先鋒、深交所原副總經理禹國剛對記者說道:“在深圳,一是有深交所這個集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于一身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這是一個輪子。二是深圳的高新科技企業數量在全國居前,這也是一個輪子。我們這兩個輪子,一個資本市場,一個高新科技,它們配合起來一起往前開,再加上我們乘注冊制東風,深圳創新的列車將越來越長,跑得越來越快,深圳將會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