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中國仍將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穩定器”
近日有海外媒體稱:中國實施的疫情限制措施導致作為全球最大港口的上海實施“封鎖”,將對幾乎一切貿易產生“全球性影響”。他們做出這樣的判斷,一是沒有深入調查研究,二是對中國經濟的韌性潛力,乃至中國改革開放的決心做了錯誤估計。上海沒有也不會“封鎖”,中國仍將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對現實的評判,要基于事實。3月以來,上海疫情仍在高位運行。一系列阻斷病毒傳播措施的出臺,確實對貿易物流產生了一定影響。進入4月,上海港樞紐業務有少量下降,但從未有外媒報道的“封鎖”。9日,洋山港碼頭進出港國際船舶26艘次、國內支線集裝箱船42艘次,基本保持日常作業水平。通過碼頭分區封閉作業等措施,上海港仍然保持全天候運行,全力保障長三角乃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通暢。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少海外大港碼頭擁堵、集裝箱緊缺,直接導致外貿企業出貨難、運貨貴,給全球航運業造成重創。在重重挑戰下,中國港口保持穩定暢通——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實現逆勢上揚,在2020年完成4350萬標箱吞吐量基礎上,去年進一步躍升至4700萬標,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
放眼未來,切不可短視。2021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4%,為全球貿易以及保產業鏈、供應鏈暢通作出巨大貢獻。所有這些,正是基于中國在市場規模、產業配套、基礎設施、營商環境等方面的綜合競爭優勢。風物長宜放眼量,一時一地的困難,不會改變中國長期向好的經濟基本面,更不會動搖中國加大改革開放的決心和力度,中國必將繼續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作出重要貢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