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東非埃塞俄比亞與中國2023紡織業對外投資合作情況
2023年11月3日,在第六屆中國紡織業“一帶一路”大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市場部、國際貿易辦公室以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共同發布了《2023紡織業對外投資合作國別指南》。該指南針對全球20個國家的投資環境進行了介紹和分析,為紡織企業開展“一帶一路”合作提供了信息指引。
新年伊始,中國紡織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秘書處經授權,特將上述報告按照地區范圍,分20期為大家分享相關內容,希望為紡織服裝企業的"一帶一路”合作和雙循環高質量發展增添助力。
國家概況 地理環境
埃塞俄比亞(以下簡稱埃塞)是非洲東北部的內陸國家,位于非洲之角的中心,與吉布提、索馬里、肯尼亞、蘇丹等國接壤。國土面積110.4平方公里,高原占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整體氣候宜人,平均溫度16℃,全年大致分旱、雨兩季,每年2~3月、6~9月為雨季,其余時間為旱季。
自然資源
埃塞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約為15%,境內江河湖泊眾多,清潔水資源覆蓋率超過60%,素有“非洲水塔”的美譽,但因技術能力不足,水資源利用率僅為9%,漁業迄今尚未得到有效商業開發。礦產資源亦比較豐富,已探明黃金、鉑、鎳、銅、鐵、磷酸鹽、大理石、石油和天然氣等礦藏,但勘探開發滯后。
基礎設施
埃塞地處內陸,無出海口,全國85%的進出口貨物通過吉布提港口轉運,鐵路建設相對滯后,公路、航空是最主要交通方式。2020年全國公路覆蓋率超70%;國內擁有40多個機場,其中包含3個國際機場,中國至埃塞的直航航線可通過北京、廣州、上海等城市直抵埃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埃塞電力資源豐富,與蘇丹、吉布提和肯尼亞電網互通,電力建設水平居非洲前列,但設備老化問題導致斷電時有發生。目前正積極建設裝機容量達5150兆瓦的復興大壩水電項目,作為非洲地區最大的水電站,預計建成后年發電能力可達到6000兆瓦。近年來,埃塞電信、郵政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起步發展,國內、國際快遞服務水平有望穩步提升。
人口分布
埃塞總人口約1.1億,是僅次于尼日利亞的非洲人口第二大國,35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的70%,勞動力人口約為5400萬,人力資源豐富。全國分為兩個直轄市(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市和德雷達瓦市)和11個民族州,城鎮化率約27%。埃塞是多民族國家,英語是通用語言。全國人口識字率為52%,境內擁有超過50所大學,勞動力素質相對較高。
宏觀經濟
埃塞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國民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相對薄弱。近年來,埃塞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制造業,經濟對農業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接近30%。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22年埃塞GDP為1267.8億美元,人均GDP約1027.6美元。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埃塞俄比亞在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59位。聯合國《2023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22年埃塞吸引外資流量為37億美元,是東非地區最強外資流入國,占東非吸引外資總額的42%,制造業是該國吸引投資額最高的行業之一。根據《2021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截至2021年末,中國對埃塞投資存量為28.1億美元,紡織服裝業是中國和埃塞的重點合作領域之一。
紡織產業現狀
產業規模
埃塞俄比亞工業制造水平整體偏低,工業門類尚不齊全,紡織服裝業是目前埃塞發展潛力較大的制造行業之一。埃塞紡織產業起步較晚,且產業規模較小,但已初步覆蓋軋棉、紡紗、織造、針織、染色、服裝加工等產業鏈環節。其中,服裝加工業是埃塞紡織產業鏈的主體,也是外商投資集中度較高的環節。埃塞出產棉花,棉絨較短且品質較好,是制作牛仔布的優質纖維原料,國內適合棉花種植的土地面積約320萬公頃,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數據顯示,2022/2023年度埃塞棉花產量約6.3萬噸,年消耗量約5.6萬噸。截至2020年,全國共有130余家紡織廠、120余家服裝廠和10家傳統出口加工工廠,直接和間接從業人員約5萬人。
國際貿易
根據埃塞俄比亞稅務和海關總署(Ethiopian Revenues and Customs Authority)數據,2022年埃塞俄比亞向全球出口紡織服裝產品金額共計1.6億美元,其中針織服裝及附件(0.8億美元,占比47.8%)、梭織服裝及附件(0.5億美元,占比31.5%)和棉紗及機織物(占比6.7%)是主要出口紡織服裝大類產品。主要出口目的國(2021年)包括美國(1.1億美元,占比66.2%)、德國(占比7.5%)、意大利(占比4.6%)、中國(占比3.5%)等。
2022年,埃塞自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金額為6.5億美元,其中化纖長絲及織物(2.9億美元,占比44.5%)、梭織服裝及附件(占比14.4%)等是主要進口大類產品。中國是埃塞最大的紡織品服裝進口來源國,2021年埃塞自中國進口纖維原料、紡織品服裝金額共4.4億美元,占比達到78%;此外印度(占比6.9%)、土耳其(占比3.1%)、巴基斯坦(占比2.2%)也是埃塞主要紡織品服裝進口來源國。
產業布局
埃塞紡織服裝業主要分布在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周邊及其他區域的工業園區內,園區化布局是埃塞紡織行業的重要組織結構特點,目前全國擁有紡織品和服裝產業園共9個(國有7個、私有2個)。主要紡織工業園區包括:
阿瓦薩工業園,由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承建,位于南方州首府阿瓦薩,占地300萬平方米,是埃塞工業園發展的里程碑,主要生產梭織衣物、運動和休閑服裝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備。
梅克雷工業園,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承建,位于亞的斯亞貝巴提格雷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優越,靠近博萊國際機場。占地面積1000萬平方米,主要生產各類服裝產品。
德雷達瓦工業園,中國土木工程集團興建,位于埃塞第二大直轄市德雷達瓦市,地理位置優越,多條公路和鐵路可直達吉布提港口,占地面積1000萬平方米,主要生產包括棉和混紡織物、紗線和染色織物等紡織服裝產品。
阿達瑪工業園,中國土木工程集團興建,位于奧羅米亞州首府,勞動力資源豐富,距離埃塞陸港莫焦較近,距首都亞的斯亞貝巴74公里。該工業園建成后帶動阿達瑪市及周邊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提升埃塞的工業化水平。主要生產羊毛紡織品、亞麻紗線和纖維和運動服等紡織服裝產品。
貿易投資政策 對外貿易政策
埃塞是東南非共同市場(COMESA),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組織(ACP)以及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協定(AfCFTA)的成員國,享受美國《非洲增長與機遇法》(AGOA)、歐盟“武器除外的全面優惠安排”(EBA)以及中國98%稅目產品進口零關稅待遇。埃塞還是歐盟關稅優惠政策的受惠國,2012年被列為普惠制(GSP)第一類國家,2014年以來歐盟對自埃塞進口產品實行免關稅政策。
投資優惠政策
近年來,埃塞俄比亞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推行經濟市場化和私有化改革,五次修改投資法律法規,通過增加投資優惠政策、降低投資門檻、擴大投資領域、實行減免稅優惠等措施鼓勵外商投資,紡織服裝業被政府列為鼓勵投資的行業之一。目前埃塞政府給予的相關投資優惠政策如下:
(1)制造業領域投資建設新廠或擴大現有企業規模可享受企業所得稅1~9年減免優惠;
(2)紡織服裝行業作為政府重點鼓勵外商投資領域,建設新廠或擴大既有企業規模可享受的進口關稅減免政策包括:價值不超過進口貨物總價值15%的生產資料或建筑材料5年免稅;法定生產資料,如機器、設備和建筑材料,享有關稅及其他進口稅100%豁免;從當地購買進口的生產資料和建筑材料,可申請退還價款中包含的關稅;上述免稅物資入境后可轉讓給其他享受同等免稅優惠的投資者;
(3)外國投資者對單一投資項目的最低投資金額為20萬美元,與本國投資者合資的外國投資者最低投資金額為15萬美元。外國投資者如有用其在埃塞所獲利潤或分紅進行再投資等情況,不受最低投資金額限制;
(4)為吸引外商投資,2020年埃塞政府在2015年《工業園區法》投資優惠政策基礎上,出臺新埃塞俄比亞投資法。埃塞工業園區為紡織服裝企業提供的優惠政策主要有:10~15年的所得稅減免;入園企業80%的產品用于出口或為出口商提供原材料供應,可額外享受2~4年企業所得稅免稅;入園企業外籍員工享受自企業頒發營業執照起5年個人所得稅免稅;對園區內紡織服裝和皮革出口加工企業給予員工培訓費用、外籍人員招聘費用補貼,第1~4年分別補貼總費用的85%、75%、50%和25%;制造業園區開發商可享受租金優惠。
外匯管理
埃塞俄比亞的法定貨幣是比爾,可與美元直接兌換,與其他硬通貨之間也可以根據與美元匯率折算實現間接兌換,但不能與人民幣直接結算。近年來由于外匯嚴重短缺,埃塞本幣比爾兌美元貶值嚴重,匯率風險大幅提升。
埃塞實行外匯管制,外資企業(或項目組)可在當地銀行開設外幣賬戶,匯入自由但不能提現(銀行折付當地幣),作為資本投入的外匯匯入可到國家銀行備案。埃塞現行法律規定,外資企業可將利潤和紅利償付外部貸款的本金與利息,與技術轉讓協議有關的付款,企業出售、清盤或向當地投資者轉讓股份或所有權所得進項等兌成外匯,以免稅方式自由匯出境外,但因外匯短缺,
中國與埃塞紡織業合作情況
近年來,隨著中國與埃塞紡織服裝業產能合作步伐加快,中國成為埃塞紡織業最大外商投資來源地之一,逾30家中資紡織企業在埃塞投產運營,累計投資約4.5億美元,雇傭本地員工1.3萬余名,為埃塞擴大就業、增加稅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發揮積極作用。
隨著投資合作深入,中埃紡織品服裝貿易往來也日益密切,近年來貿易規模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仍基本保持穩定。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2年中國與埃塞俄比亞紡織品服裝進出口總額達5.1億美元,其中,中國對埃塞出口4.8億美元,主要出口產品包括服裝及衣著附件(1.8億美元,占比37.5%)、化纖長絲及織物(1.1億美元,占比22.9%)、針織物及鉤編織物(占比10.4%)等。中國自埃塞進口紡織品服裝規模較小,僅為中國對埃塞出口紡織品服裝規模的6%左右,但近年來保持較快增勢,2022年中國自埃塞進口紡織品服裝金額約為2860萬美元,其中天然纖維及制品進口規模是絕對主體,棉花、麻、羊毛紗及織物等天然纖維原料及制品合計占進口總額的比重達90%以上。
小結及建議
(1)近年來,埃塞俄比亞經濟發展總體較為平穩,營商環境及吸引外資水平均居東非地區首位,政府將紡織服裝業作為國內優先發展的行業之一,積極改善紡織業投資環境及前景;
(2)服裝加工是埃塞紡織產業鏈的主要環節,依托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相對較低的薪資水平,吸引了眾多國際品牌及中資龍頭企業在埃塞建廠,形成較好產業發展氛圍。
(3)埃塞是東南非共同市場、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協定的成員國之一,享受美國、歐盟給予的相關關稅優惠政策,有利于開展相關貿易投資合作。
(4)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整體較為落后,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配套能力不足,市場輻射能力有限。國內政黨矛盾和民族沖突問題,部分地區局勢緊張,治安風險依然較高,企業赴埃塞投資具有較強不確定因素;
(5)企業可結合自身實際,以投資服裝加工環節為主,依托埃塞本地棉花原料優勢,向上游紡紗、織造環節適度配套延伸,以滿足服裝加工需求。但所需面輔料仍主要依賴進口,制造周期較長,企業也需關注埃塞政府對染整環節的投資限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