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面積調減、產量反創新高,新疆棉花緣何喜獲豐收?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全國棉花產量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棉花總產量為597.7萬噸,比2021年增加24.6萬噸,增長4.3%。其中,新疆棉花產量539.1萬噸,比2021年增加26.2萬噸,增長5.1%,占全國總量的90.2%。2022年全國棉花播種面積為4500.4萬畝,比2021年減少41.8萬畝,下降0.9%。其中,新疆棉花播種面積為3745.4萬畝,較2021年減少13.9萬畝,占全國棉花種植面積的83.2%。
盡管2022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較2021年略有調減,但憑借單產水平提升最終實現增產,產量創歷史新高。此外,根據中國纖維質量監測中心數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公檢質量6項指標均高于全國同期水平。那么,2022年新疆棉花質量、產量更上一層樓原因何在?
優化植棉布局
推廣先進技術
談及過去一年新疆棉花的豐收,新疆棉花協會副秘書長蘇旭紅表示:“2022年新疆棉區總體天氣晴朗,熱量充足,降水適宜,棉花長勢較好,雖然植棉面積略有調減,但單產水平進一步提高。”
一直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棉花產業的發展。蘇旭紅介紹,無論是主栽品種還是種植布局、植棉技術,新疆棉花始終走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
在植棉布局上,近兩年新疆棉花生產繼續向優勢產區集中, 25個主產縣棉花產量占到新疆棉花總產的90%以上。2022年,新疆優化棉花區域布局,根據氣候、市場情況進一步細分棉花種植區域和棉花適種范圍,形成長絨棉、細絨棉合理分布的區域化布局。
在品種優化上,當前新疆棉花主栽品種控制在40個以內,品種多而亂的問題得到有效改善。“我們希望篩選區域適應性強的優質棉花品種作為主要品種,實施一個區域一品種集中生產,提高棉纖維的一致性。例如,在長絨棉傳統優勢產區阿瓦提縣等地,可以繼續種植長絨棉;在自然條件較好的沙灣縣等地,種植高品質的棉花品種;在自然資源稍差地區建議發展有機棉。同時,根據下游生產需要,大力推廣訂單種植,精準服務棉紡需求企業發展專用棉,打造不同用途的棉花生產基地。”蘇旭紅說。
在植棉技術方面,新疆棉花種植先進適用技術正在不斷推廣,有害生物綠色防控處置率達96%以上,“干播濕出”技術推廣面積1872萬畝,棉花機械化采收率大幅提高。據了解,“干播濕出”技術不需要進行春灌就可以直接進行播種,不僅節省大量水資源,還可有效提高棉花出苗率。今年,阿瓦提縣在棉花種植中就廣泛推廣應用“干播濕出”技術。
為進一步提高新疆棉花品質,更好適應紡織企業的生產需要,蘇旭紅介紹,2022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制定了《做好棉花收獲期質量管控工作的通知》,持續抓好棉花脫葉劑噴施、采棉機規范作業和新舊“三絲”管理等重點環節質量管控措施落實,從源頭提升棉花質量,還修訂《自治區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與質量掛鉤試點實施方案》,在6個地州18個植棉縣(市)328家企業持續推進價格補貼與質量掛鉤工作,總結試點運行經驗,優化配套措施,突出質量數據精確引導,推進“優棉優價、優質優補”政策落地。
提高棉花質量
穩定植棉意向
“盡管我國新疆棉花種植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單產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但我們也應看到,與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國相比,我國棉花產業成本優勢有待提升,這就倒逼產區要加快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棉花質量,以‘目標價格+規模效應+品質優勢’化解各種風險。”談及新疆棉花產業的發展方向,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分會會長曹會慶說。
曹會慶認為,實現新疆棉花產業的健康發展,首先要轉變觀念,產業鏈上的各主體都需提高對棉花質量的重視程度。過去,在目標價格托底下,棉農追求產量和衣分,軋花廠按加工量收費,對提高棉花質量的積極性不高。如今,各方對棉花的質量要求有了明顯提高,但要真正實現棉花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尚有努力空間。
“除此之外,新疆棉花全產業鏈有待進一步完善。”蘇旭紅表示,近年來隨著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不斷深化,棉花產業發展得以提升,但是當前新疆棉花產業市場帶動機制有待完善,產業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與此同時,近兩年棉花種植成本持續升高,也影響了棉農的生產積極性。調查數據顯示,2022年新疆棉花土地流轉成本、物化成本上漲600元/畝,棉花生產成本已突破3000元/畝。“棉農受種植成本和棉花價格的影響,對2023年的棉花種植意向還在徘徊和觀望中。”曹會慶表示,希望2022年棉花補貼價格和2023年新一輪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及早落地,給棉農吃顆定心丸,明確種植意向和備耕方向,穩定新疆棉花種植面積。擴大棉花質量補貼追溯試點范圍,降低參與門檻,讓更多的農戶享受到“優質優價”的好處,從而帶動和提升新疆棉花質量。
立足優勢資源
完善產業鏈條
“今后棉花產業發展,仍要立足新疆棉花資源特色優勢,持續鞏固新疆棉花主產區的戰略地位,促進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要進一步統一政策、統一規劃、統一監管、統一市場,共同做大做強新疆棉花產業。”結合新疆棉花發展的實際情況,蘇旭紅從多方面提出了產業發展建議。
2022/2023年度是本輪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執行的最后一年,蘇旭紅建議繼續推進此項政策執行,通過實行大穩定、小調整,積極探索“期貨+試點”“質量與補貼掛鉤”等新型利益保障模式,逐步建立趨于完善的棉花生產收益保障和綠色發展補貼制度。
近年來,新疆棉花種植成本呈持續上漲趨勢,新疆棉花目標價格18600元/噸已實施七年。蘇旭紅建議,在制定新一輪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政策時,充分考慮植棉成本增長的客觀情況,按照“植棉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將目標價格水平適當提高,保障棉農獲得穩定的植棉收益。
水發農業集團下屬公司合作經營的軋花廠有22家。對于促進新疆棉花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水發集團總經理劉道營建議,應加大棉花科技創新體系,整合棉花資源,以市場為導向組建新疆棉花科技創新體系,加強棉花創新實驗室和實驗基地建設,加快大數據平臺建設,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引入棉花生產的種植、收購、加工、銷售數據,將數據收集到統一的數據庫,形成生產的大數據處理平臺和管理平臺實現棉花產業鏈上的全過程質量管控。同時,應制定屬于自己的棉花行業標準,切實維護中國棉花品牌。在此基礎上,完善棉花產業鏈條,產業鏈上下游密切合作,致力于打造棉花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劉道營認為,要構建土地整理、金融互助、農村、技術支持、倉儲物流為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金融服務體系,打破產業鏈板塊之間的傳統布局,棉花全產業鏈循環,適應當前的發展形勢。
“新疆棉有非常好的價格優勢和品質優勢。未來,要加快推進從棉花價格、品質以及標準同國際市場的接軌。”劉道營說。
(來源:中國紡織報 作者-魏詩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