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棉花震蕩不穩國內外市場年后預期不明

2022年11月國內棉價見底以后,開始緩慢震蕩上行,從12300元/噸上漲到目前的14400元/噸以上,確實出乎市場大部分人士意料,國內需求不強、新疆棉花收購成本較低、外盤始終在低位徘徊等等因素,困擾著棉花看漲邏輯。中國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之后,今年的需求大概率繼續回升,棉價有望震蕩上漲。
1月合約的基差在去年10月末達到了3000元/噸的歷史高位,雖然主要因素是新疆棉運輸瓶頸問題,現貨明顯被高估,但基差回歸意味著期貨價格極具吸引力,新棉現貨銷售明顯要比注冊倉單劃算,注定新棉倉單數量非常少,1月合約具備了“軟逼空”的基礎,隨著價格逐步上漲,投機空頭離場,推動了價格繼續回升。
當1月合約基差在600元/噸左右時,新疆一些優質棉花資源注冊倉單質量升水在600元/噸,而賣現貨升水比較難時,注冊倉單數量增加。隨著鄭棉價格緩慢上漲,更加吸引了賣出套保,1月9日新棉倉單達到了4174張,對應期貨合約3.34萬手,明顯大于目前1月合約持倉2.2萬手,所謂的多逼空邏輯不成立。但是可以發現,1月合約價格并沒有下跌,反而持續上漲,多頭敢于在1月合約接貨,并且以現貨價格在15100元/噸左右計算,多頭接貨并不吃虧,顯示出多方信心十足,而倉單拋售在CF2305合約并不如交貨在CF2301劃算,也說明現在注冊倉單交易者在為未來行情做打算,近期倉單數量無法再壓制期貨價格走高。
去年棉花傳統的“金九銀十”需求并沒有到來,海外訂單小而散,國內需求因疫情原因沒有起色,加上棉花價格下跌,讓下游紡織廠、織布企業壓縮原料庫存,服裝紡織品等終端也在去庫存。目前海外訂單稀少,除了部分訂單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外,主因還是生產過度,導致現在仍然在消化庫存。國內紡織服裝終端消費恢復比較緩慢,防控政策調整之后,市場預期恢復強烈,一旦下游去庫存完畢,逆向傳導到棉花,后期需求恢復將會很快到來。
為了迎接今年的需求恢復,在新棉上市以后,棉紡廠逐步補庫存,坯布廠也在備貨,根據TTEB調查的數據顯示,紡織企業的棉花庫存上升到17天,織布廠的棉紗庫存為14天,但處于近三年以來的低點,后期仍有繼續補庫的空間。
基金的持倉狀況和ICE棉花價格走勢高度相關,去年11月1日基金的凈多持倉為16152張,為2年半以來基金持倉的低位,對應ICE棉花為70.2美分/磅,隨后基金逐步增加多單,期貨價格也逐步反彈。12月13日,基金再度大幅減倉棉花凈多單至14439張,對應ICE棉花價格為81.51美分/磅,并未再創新低,依然站穩80美分/磅?;鹚坪跻庾R到棉花已經見底,此后連續三周將多單維持在1.6萬手之上。根據目前大宗商品期貨走勢企穩可以推斷,在美國加息尾聲階段,后期基金繼續減持棉花多單的概率很小,棉花見底的判斷成立。
盡管目前ICE棉花忽上忽下,受到宏觀形勢預期和原油走勢影響,但在90美分/磅以下絕對價格較低,基金持有ICE棉花多單比較穩定,技術也上具備上漲的基礎。國內棉花震蕩上行,市場期盼年后需求增加,對于外盤的小幅下跌市場反應不大,并且國內大部分貨源采取基差點價,價格持續上漲反而成為推動行情的主要力量。棉花的上漲邏輯并未變化,即:絕對價格較低+需求恢復預期。從中期來看,棉花底部確立,14000元/噸將會成為強支撐,第一目標看到15000元/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