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過不少彎路后 新的投資者能否給探路者指明坦途
探路者(300005.SZ)仍在頻頻“探路”。
昨日(12月23日)晚間,探路者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盛發強和王靜,與具有國資背景的通域基金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向后者轉讓合計6892.1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733%。此次交易轉讓價格為每股4.5元,高于23日當天4元的收盤價。
接連兩年虧損面臨退市風險的探路者一直在發布風險提示,不過在其第三季度報告中,探路者對于今年扭虧為盈十分樂觀,其預測2019年全年累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不低于1億元。這意味探路者眼下并沒有“保殼”之憂,至于為何在此時引入國資背景的新股東、溢價轉讓的原因,以及探路者下一步規劃等問題,在12月24日聯系探路者置評,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對方回復。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12月24日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的盈利并不能直接改善大股東所面臨的資金壓力,而此時以高于公開市場的價格轉讓表明了對公司未來股價的信心。
從今日(24日)探路者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公司股價表現強勁,在午后開盤曾一度摸至漲停位置,達到每股4.40元。不過沈萌強調,整體來看,如果后續不涉及進一步轉讓給國資的動作,或者是未來實現資產重組的話,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對于上市公司的幫助并不會太明顯。
引入國資背景新股東
根據探路者發布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本次權益變動后,盛發強和王靜合計持有公司股份2.0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3.2%(剔除回購專用賬戶中的股份數量后,占探路者總股本的23.4%),而通域基金則持有上市公司7.733%的股份,其中5.48%來自盛發強,王靜則向通域基金轉讓了2.26%的股份。
公告還顯示,在本次股份轉讓交易完成后的四十個工作日內,通域基金有權提名一名董事候選人。不過,探路者表示,本次協議轉讓后,盛發強和王靜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會對公司日常的經營、決策產生重大影響,而引入重要戰略股東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公司的股權結構和治理結構,增強公司的競爭力及提升公司價值。
從受讓方通域基金的背景來看,其成立的時間并不長,今年7月16日才注冊登記,是由北京通域合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域合盈投資”)作為執行事務合伙人管理的一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首期募資30億元(目前已獲認繳出資額8.02億元),總規模預計募資100億元。此外,通域基金的有限合伙人還包括北京集成電路尖端芯片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江蘇藍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以及廣東國豐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比例分別為62.34%、12.47%和24.94%。
時代財經通過天眼查發現,作為通域基金的執行事務合作人,通域合盈投資具有地方國資背景,北京通州區房地產開發公司持有通域合盈投資40%股份,而前者的實控人為北京市通州區國資委。除此之外,通州區國資委還以同樣的方式持有北京集成電路尖端芯片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38.37%的股權。
通過層層股權穿透,還發現了北京市海淀區國資委的身影。
天眼查的數據顯示,北京集成電路尖端芯片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的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股東為上文所述“通州區國資委”)為北京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5.81%,其背后的控制人為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而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人之一則是海淀區國資委控制的北京海淀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
沈萌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分析稱:“所謂‘戰略股東’是一種修飾的說法,實際上就是引入國資紓困,主要是緩解大股東的資金壓力,對上市公司只有間接影響,大股東資金壓力減輕可以讓上市公司‘發生實控人變動的風險’減弱。”
通域基金方面則在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聲稱,本次通過協議方式受讓公司股份主要系看好探路者的長期發展潛力,通過對公司的戰略投資協助其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等綜合競爭力,分享長期價值投資收益。同時,通域基金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加或減少其在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股份的可能。
探路者“探”過的彎路
引入新的投資者是否能夠給探路者指明一條坦途呢?
美國UTA管理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楊大筠分析稱,探路者遇到的麻煩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未能建立起自己的專業形象,同時又離追求時尚、潮流的年輕人太遠。
事實上,如果從探路者的發展路徑來看,它更多地受益于中國整體戶外市場的迅速崛起。2009年,探路者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戶外用品第一股。掛牌當年,探路者的凈利潤同比增長近七成,在接下來的五年內,每年凈利潤增長均值超過55%。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戶外市場規模的快速成長,2009年核心戶外市場規模達到49億元,2010年這個數字增長了43%達到了70億元,2011年的增速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7%。但到了2015年,在市場規模達到181億元時,增速已經從此前的兩位數跌落至個位數。
探路者的轉折點也發生在2014年左右。年報顯示,其2014年的凈利潤增幅不到20%,遠不如此前。緊接著2015年探路者首次出現業績下滑的情況,凈利潤下跌了10.5%,只有2.6億多元。2016年這個數字繼續下跌到2億元。接下來的兩年,探路者直接跌到了虧損,分別虧損8485萬和1.28億元。
但楊大筠認為,探路者等本土戶外品牌的沉淪并不能簡單歸因于近年來服飾市場的低迷,因為在整體大環境不理想的情況下,運動品牌和潮牌的增長仍然是很明顯的?!皯敉膺\動經過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市場已經進入了飽和競爭的階段,專業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對于產品功能、專業化程度都有一定要求,但國內品牌在幾乎所有的細分領域,諸如滑雪、攀巖、登山等,都沒有塑造起自己的專業形象?!?/p>
從探路者的市場動作來看,在失去了原本狂飆突進的增長勢頭后,它并沒有抓住某個細分領域進行深耕,反而從2013年開始不斷“出圈探路”,圍繞著戶外、旅行、體育三大業務板塊展開布局,2015年7月正式搭建戶外用品、旅行服務、體育產業三大事業群,進行了一系列收購并購,以完成從單一戶外用品品牌到生態圈發展的轉型。“新加坡攜程”在線旅游平臺Asiatravel、戶外平臺綠野網、易游天下、北京行知探索旅行社、圖途(廈門)戶外用品有限公司等都陸續被收入探路者囊中。
但這些資產隨著公司經營狀況的惡化,又成為了首先被拋售的對象,今年11月末,探路者退出了旗下三甲經銷商股權,進一步瘦身,在這之前,它曾于11月14日發布公告稱擬轉讓易游天下29%股權。除此之外,包括“原股東對公司所持圖途股權的回購”、“原股東對綠野國旅所持部分股權的回購”、“引入戰略投資者對綠野網、六只腳等相關業務進行資產重組”等都是探路者剝離與主業不相關業務的一系列動作。在今年6月,探路者還出售了部分自有商用房產,這筆交易貢獻了3625.26萬元的稅后凈收益。
至于探路者前路如何?楊大筠并不樂觀,“國內的戶外品牌基本什么品類都在做,只是在做生意,辨識度不高。在全球各個領域的專業品牌已經在中國市場展開競爭的情況下,沒有辨識度的本土品牌的生存空間越來越渺茫?!?/p>
來源:時代財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