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平陽清潔化生產減少制革污泥85%
通過對膨脹和鞣制等關鍵工藝的重大變革,溫州寶市皮業有限公司在水頭制革基地率先成功開始清潔化生產,使制革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量減少了85%。 制革是水頭鎮的支柱產業,在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經過各級黨委、政府和各制革企業幾年來的共同努力,制革基地轉鼓總數大量削減,廢水排放得以達標。但制革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泥作為另一重污染源,一直困擾著制革這一行業。 轉鼓幾乎就是污染的代名詞。記者在寶市公司采訪時看到:繁忙的轉鼓,一刻不停地運行,對皮革進行脫毛、膨脹、鞣制……據介紹,這是制革的前期工序,也是制革行業污染最重的環節。尤其是在原料皮膨脹和鞣制過程中要加入石灰和鉻鞣劑,由此產生的大量污泥,成為重污染源。隨同采訪的水頭制革管委會有關人員告訴記者,為處理每天產生的大量污泥,目前政府已投入1160萬元,建成了兩套日處理60噸污泥的焚燒工程,但仍消化不了基地每日的污泥量。與此同時,企業還得為污泥焚燒埋單--每噸100元。 為解決傳統制革業污泥污染難題,寶市公司一直在尋找答案。2007年6月,該公司與浙江盛匯化工有限公司聯合開展該項技術攻關,在消化吸收國內外制革清潔化工藝技術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新。經過多次實驗,攻克了化料篩選及其應用方法、超載轉鼓的運行等技術難題,掌握了污泥無害化、減量化綜合處理的新技術。即在膨脹工序中以5%的浸緘劑替代8%的石灰,并減少硫化緘的用量,在鞣制工序中減少鉻鞣劑用量,用廢鉻液加溫。該公司總工為記者算了一筆賬:采用新工藝后,以2000張生皮計算,原料膨脹摒棄石灰產生的污泥量由原來的675公斤減少到100公斤,減少了85%左右;廢水中的COD、GOD分別減少50%;節約鞣劑用量,又減少了廢水中的含鉻量。同時,100公斤污泥無需經過焚燒工程處理,只需通過自己公司的鍋爐焚燒即可,且焚燒過程中產生的蒸汽,可作為能源被再利用。這樣一來,不僅減少了污染,省下了每噸100元的焚燒支出,還做到了循環利用,一舉多得。 寶市公司董事長陳成勇對這一制革清潔化生產充滿了信心和期待。他希望該新工藝能在全基地得以推廣,因為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只有所有的制革企業都做到清潔化生產,污染源才能得到真正的控制,制革環境才能得到進一步凈化。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住水頭這張“皮”。水頭制革基地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水頭大多數制革企業采用的是石灰脫毛和鉻鞣技術,今后將在基地推廣寶市公司的清潔化生產,使水頭制革產業得以持續發展。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