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如果升值將利多進口型國際商品價格
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19日發表談話,稱將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分析師指出,中國擴大匯率彈性,假如人民幣升值,對進口型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將構成支撐,但對國內出口型產品構成打壓。
人民幣如果升值,將降低中國從谷物到銅的大宗商品進口成本,增強了在國際市場上的購買力,如果轉化為實際進口量的增加,將對國際商品價格構成支持。進口型商品,如銅、原油等將從中受益。人民幣如果升值,給進口企業提供了一個低價進口的機會。不排除一段時間內企業將利用比價降低大量進口,從而階段性推高國際商品價格。
根據南華期貨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人民幣升值總體上與大宗商品是正相關的關系,且相關性由強到弱依次是金屬、化工、能化和農業。具體到各品種,與人民幣升值正相關性最強的是黃金和銅,不難發現這些品種在中國主要以進口為主。不過也有與人民幣負相關的品種,按照相關性強弱依次是線材、螺紋和強麥,這些品種以出口為主。
人民幣如果升值將對中國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而言帶來壓力,例如對服裝和家具制造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出口產生負面影響。目前中國國內整個紡織行業的平均凈利潤率在3%-4%。如果人民幣升值超過5個點,國內將會有一半以上的企業垮掉。 而對于棉花來講,如果紡織業在人民幣出現升值后發生大量訂單流失的情況,對于棉花的價格將產生打壓。
如果人民幣升值,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反應有所不同,利空國內市場,提振國外市場。國內出口型商品,如鋁等將受打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金屬消費國,對鐵礦石、銅等金屬及原油的需求隨經濟強勁復蘇而明顯增加。目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已大幅反彈,并帶動國內PPI(工業品出廠價格)迅速上揚,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也已到達3%的心理關口。通過降低進口商品相對價格,遏制國際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產生的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降低國內通脹水平,并因此降低采取力度更大貨幣緊縮措施的可能性。
需要強調的是,人民幣匯率改變只是國內價格與國際價格之間的比價,以兩種貨幣標價的商品漲跌趨勢并不會因此互相背離。如果以美元計價的商品繼續走高,那么國內價格也將跟隨上漲,因為中國還是需要進口。中國目前是大宗產品的主要買家,強勁的需求也有可能再度推高價格,結束短期內人民幣一旦升值所獲得的價格優勢。
人民幣匯率浮動對商品價格的影響將僅限于短期或中期,對商品市場的長期走勢不產生決定性影響。放在中國宏觀經濟的背景中看,人民幣升值與宏觀調控政策相配套,將有利于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和企業出口結構的調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