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預計以穩健為主
“經濟危機之后更加暴露出我國外貿結構失衡的弊端,經濟復蘇維穩之后,為防止‘兩高一資’再度出現投資過熱和產能過剩現象,國家理所當然會加強對經濟結構的調整。結構調整的重點行業主要是高污染高耗能以及涉及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低附加值的行業。”中投顧問流通行業研究員黎雪榮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指出。
那么,接下來會不會還有針對外貿企業的調控政策出臺?還有哪些方面是存有調控余地的?
中信建投宏觀分析師夏敏仁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指出,由于下半年出口形勢仍然不是很樂觀,所以判斷針對外貿的調控會以“穩”為主。“由于經濟回暖的基礎尚不穩定,所以經濟刺激的政策是審慎、有序地退出,這與當前經濟形勢是密切相關的。不屬于高耗能,對就業作用比較大的行業,對通脹影響不大的行業,仍然是政策大力支持的行業。”
黎雪榮指出,產業結構優化可以提升國際分工層次,一個國家產業結構合理格局應該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為支撐,制造業發達,服務業全面發展。在我國出口產品中,雖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服務產品出口不斷增長,但比重仍然較低,遠遠落后于世界同類產品出口的平均水平。
本次取消退稅的406個稅號,僅占海關稅號總數的3%左右。因此,黎雪榮判斷下一階段,我國還將繼續根據外貿出口形勢,不斷完善出口退稅結構。“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政府上調了涉及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今后政府還將會逐步下調機電、紡織品、服裝、電子信息等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她同時指出,國家將會進一步細化出口退稅率調整的范圍,對于受出口退稅率影響比較大的產品,出口退稅將作為一項主要的調控措施,而對于受出口退稅影響比較小的行業,則會通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等更加有效的措施來增強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