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濱:針織博覽會是行業協會搭建的一個平臺
在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理事長楊世濱的眼里,中國國際針織博覽會的發展并不是獨立的,它的發展走勢要放到整個針織時代語境下來考量。
“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量的增長將不再是紡織行業的重點,我們要重視軟實力的提高。全新的針織時代即將來臨,它不僅要求我們要有好的產品、好的技術、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好的環境治理包括社會責任,同時也需要在行業標準、行業流行趨勢、文化品牌塑造、色彩運用等方面進行考慮,這是我們展覽會要做的。我們不強調交易額,而是在做市場。我們要為企業營造一個市場氛圍,使企業能有話語權,能夠體面地向買手介紹自己。”楊世濱說。
楊世濱對針織行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今年以來,行業出現的一些變化也讓他對今年的針織博覽會非常看好。他介紹說,今年上半年針織行業出現的最可喜的變化,就是訂單明顯上升,整個產銷兩端,無論內銷還是外銷訂單情況都十分良好。“造成這種情況的有兩個原因:第一,金融危機造成采購商盡量削減庫存,降低財務上的壓力,他們的庫存太少,現在歐美經濟復蘇情況比預期略好,所以商家的預期會更好,就會補庫,這樣訂單就會很大很急。”楊世濱說道,“第二,采購商預期人民幣升值。這是導致外銷上升一個很大的原因。內需方面,因為國家的內需拉動政策是持續性的,持續拉動會產生遞延的效應。去年冬季非常寒冷,這樣一個寒冷的氣候在衣著上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市場購買,加上中國去年整體經濟數據非常樂觀,大家的消費信心增長。”
楊世濱介紹說,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十一五”的開辟年是2006年,而針織業恰好是在2005至2006年出現了巨大的變化,2006年海關統計數據顯示,針織服裝及附件出口首次超過了梭織。除此之外,從2009年開始行業內還出現了另一個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分為兩種趨勢。第一種趨勢就是大企業對行業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強,比如濟發、寧波申洲,它們的銷售總額都在60億元以上,在大陸名列前茅,凈利潤率都能達到12%以上。另外一個趨勢就是整個產業出現了大規模轉移。楊世濱說:“這種轉移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向中部地區快速轉移,這個以前是沒有的。以前出現在前十位的生產省份有上海、廣西、四川、重慶、北京、黑龍江。到現在為止,上海從前五位中出局,前五位現在依次是廣東、浙江、山東、江蘇、福建,后五個省份是江西、上海、河北、遼寧、河南。”
談到中國國際針織博覽會,楊世濱說:“相對于大多數展會,我們的展覽會是很特別的。”楊世濱說的“特別”主要體現在展會的邀請方式上,“從2007年第一屆展覽會到現在,我們一直秉承高舉高打的思想,始終采取百分之百定向邀請的方式。不是招商,是我們去請這些企業來,邀請業內最好的企業來展示。”楊世濱著重強調了“展示”和“展銷”的區別,“我們首先要展示出企業亮點,要爭奪行業話語權,要讓行業內的優秀產品被采購商或地方領導看到,讓他們感受到企業在科技進步、環境保護、勞工保護上作出的貢獻。為企業營造一個市場的外圍環境,繼而產生良好的購買。讓人們看到企業為社會所做的有價值的東西,我認為這樣的展覽會才更有意義,而不只是具有交易功能。”
在楊世濱看來,針織博覽會是行業協會搭建的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真正唱主角的是參展企業。
盡管楊世濱謙虛地指出,要真正打造好這個平臺,至少需要5年時間,但不難看出針織博覽會這幾年在逐步成長。“今年針織博覽會的參展面積依舊保持去年1.1萬平方米的規模,本來想擴50%,但確實沒有多余的地方了。”楊世濱介紹說,去年針織博覽會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應,讓社會各界看到了針織行業的發展成就,這也促使今年招展工作進展非常順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