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的七種類型
日常思維活動,創業,都想走捷徑,都想避開彎路,捷徑在哪?在創業人走過的影子里,從他們的影子里可以找到自己的創業選擇,也可以對號入座,看自己適合走什么創業之路。
什么是“創業”?創業是創制者通過發現和識別商業機會,組織各種價值資源,向目標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創造自身財富和社會價值的勞動過程及行為方式。
“創業”有哪些類型?在偶爾的,被邀請的一堂課中,記住了這些,品味一下,自己屬于哪類呢,這個都沒弄清楚,“創業”?談何容易?
一、水到渠成型:家族或者朋友已經有創業道路,自己自然跟隨。有成熟的經驗可學,成功率比較高。
二、羨慕發揮型:看到周邊的人創業,感覺自己的構思和條件比之更好,因而投入創業。風險卻不小。喜歡這樣做的人去不少呢。
三、藐視不屑型:原本不打算創業,看著大家吹捧某創業者,心中不服氣,或者沒瞧得起,于是自己創業。由于準備不充分,成功率不高。
四、被逼無奈型:除了選擇創業,沒有其他任何出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類的人不在少數,也是最艱苦的創業人群。
五、想入非非型:覺得創業好玩,希望擁有成就及大量財富,于是選擇創業。吃飽撐的,想好了再做,否則,哭都種不到門。
六、誤打誤撞型:稀里糊涂創業了,說不清前因后果。但事業成功了。也屬于天上掉餡餅型,有這個運氣的話,不如去買彩票中大獎來的快,然后投資創業。
七、計劃周全型:每個步驟考慮完善,包括遠景,策略和行動方案,認為自己的創業時機成熟了,于是選擇創業。這樣的創業,成功與否不說,心中無遺憾。
我記住了這些創業的類型,大概意思就是這樣,似乎覺得不夠完善,應該還有第八或者第九、第N種的創業類型,多少種類型都可以,最關鍵的有適合自己創業的類型供自己參考選擇。
作為創業者,首先要考慮自己的風險,也要考慮自己的承擔風險能力,大學畢業,創業談不上經驗,更別說閱歷,其實成功的路子很多,建議先去成功的企業打工,在打工過程中學習他們的創業理念,學習他們的創業經驗,主意是借打工的機會,培養自己的創業基礎。
牛根生創造蒙牛的奇跡,決不是偶然,如果沒有他在伊利工作的經驗,如果沒有他在伊利奠定的基礎,如果沒有他在伊利對行業的了解,怎么會有他后來的蒙牛輝煌?關于他的創業路程,有很多專業的書籍介紹,有心的話可以去仔細的閱讀,在這不做更多的介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