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脹下理財新理念——網上淘貨
網購“火”一把
“最近我在網絡上淘了一雙鞋和一件羽絨服,感覺挺便宜的,你也可以上網看看。”長春市某經銷公司的小王和同事談論購買換季商品時如此建議。網上淘寶購物早已成趨勢,而在這種高通脹的壓力下,網購比較便宜的特點,是否會進一步得以體現,從而催火網上銷售?
記者從淘寶、拍拍等專業網購網站了解的數據顯示,CPI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網上消費購物的銷量,也促進了網購群體的增加。據淘寶網官方透露,僅11月11日這天,該網站網上交易量就達到了9.36億元,遠超過香港購物單日零售額1億元。
特寫
某單位收發室
員工網購日增快遞5件
“這個月郵件明顯比上個月多了。為了給樓內的員工送快件,平均一天得在樓上樓下多跑好幾趟。”在長春某企業負責收發工作的刁女士翻看近幾個月郵遞登記簿后發現,進入11月份以來,單位每天接到的快遞郵件數量明顯增多。
“同事網購的數量在增長。這個月才到22日,就已經接收到456件快遞,平均一天接收20.7件,10月份一共才接了473件(31天),平均一天接收15.3件,這個月底前還有8天時間,數量肯定會超過500件。”刁女士說,從接收的快遞郵件上的貨品標簽內容來看,單位的同事們大都是網購的衣服、化妝品、挎包等物件,還有一些是網上淘來的家用電器、家裝建材等商品。
成本
網店經營者進貨價上漲
由于通脹影響,原材料上漲是否也波及網店主的進貨成本呢?
一路向南女裝網店的店主趙明偉承認本月銷量增長至少達到了20%。但趙先生表示,銷量大增的同時,利潤增長并不是很大,因為廠家的進貨價也在上漲。用來加工羽絨服、針織衫、休閑T恤等服裝的面料、輔料及人工費都在漲價,廠家的發貨價也在不停地上調,從11月份開始,由于上游進貨價漲價,趙先生的利潤比原來減少了5%。但是趙先生說,上游雖然漲價了,他的網店零售價卻不能變,“網上價格十分透明,稍高一點就容易跑單了。”所以,即使利潤降到了10%左右,趙先生還是堅持“暫時不調價”。
同樣,記者在一家女裝網店上看到這樣的告示:“今天收到廠家面料輔料漲價的消息,真是‘價格侵略’!但是我們目前并沒有給衣服、郵費加價。”
買家 應季商品網購非常便宜
“什么東西都漲價,一百元破開之后馬上就沒了。”這是時下很多人在探討物價時的抱怨。但是一直以來就以“環節少、成本低、價格便宜”為賣點的網購市場,也就成了不少年輕人的選擇。
“我到商場買羽絨服被嚇了一跳。一件羽絨服款式差不多的在商場至少賣到千元以上,稍好一些就兩三千元了,還有四五千的。”在長春桂林路,記者遇到了某公司白領小韓。她告訴記者,11月中旬,她與好朋友在長春市重慶路某商場同時相中了一款羽絨服,一看標簽是1399元,因為專柜不參加商場促銷活動,最多只能給打個9折,她算算買兩件就得花掉2518.2元。
因為嫌價格太貴,她悄悄記下了貨號,回到家里在網上一查,淘寶居然只賣909元,相當于6.5折。她立即拍下了兩件,店家還給她免了運費。
小韓告訴記者,她已經漸漸習慣了網上購物這種方式,她穿的衣服能有80%是從網上淘來的。“真的可以省不少錢,我算了一下,有的商品即使參加商場活動,也沒有在網上淘來的便宜。”
長春市某經貿公司文員張琪近期在網上淘的一雙雪地靴22日也到貨了。張琪覺得撿了便宜,興奮地告訴記者,“這款正規廠家的雪地靴在商場至少賣到500多元,而網上只花149元,加上運費10元,一共才159元,足足省了400元,夠和朋友吃一頓大餐的了。”{page_break}
賣家 網購食品銷量多起來了
“有些雜糧在網上買,相當于批發價。前幾天我在淘寶網上買了兩包薏米(凈重500克/包)售價9.2元/包,雖然有10元運費,但平均下來每包為14.2元。我在長春超市看到同等重量的薏米售價則是30元,網上采購比超市售價的一半還低。”長春市民孫晶說,她平時比較喜歡吃一些休閑食品和營養保健食品,為了少花錢,就經常在淘寶上搜索相關的產品信息。尤其是這半個多月來,她在網上購買的牛肉干、雜糧雜豆等商品都比商場、超市得便宜。同品牌的牛肉干每公斤比超市便宜30元。
記者聯系了一家食品網店店主小孫。小孫告訴記者,進入11月份以來,他的店鋪生意要比以往好很多,他銷售的大棗有時候僅一天就可以接到20多個訂單,比原來要增加1倍左右。“現在大家都有這樣的印象,就是很多吃的都漲價。所以上網購買食品的人也就多起來,我的網店的瀏覽率也增加不少。”
統計
食品、服裝銷量增長居首
來自購物網站的信息顯示,自從進入11月份以來,網上采購的食品、服裝、鞋帽及家居用品的數量大增。記者在淘寶網上看到,雜糧、大米、食用油、糖等的消費排名都擠入民生食品的前10位。
淘寶網公眾與客戶溝通部公關經理顏喬介紹說,三四季度是消費旺季,正常來說,網購的數量肯定比其它時期有大幅增長,但是11月份大幅上升趨勢更加明顯。僅11月11日“光棍節”一天時間,淘寶網的交易額就達到了9.36億元。記者了解到,這一數據比香港政府對外發布的香港購物單日零售額8億多還要高出1億元左右,可見網購大軍的消費力量有多強大。
顏喬分析說,“通脹肯定對于網上商品銷售有一定的刺激作用,11月份食品、服裝等商品的網購銷量增長最高,家居、裝修建材等商品網上購買的上漲趨勢也較為明顯。”
延伸
網購增長 快遞爆倉
作為網購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網購的增長也帶旺了快遞公司的業務。據報道,近來申通快遞公司昆明、貴陽、北京等具有中轉職能的網點幾乎同時爆倉(即超負荷運載致使無法投遞)。就此淘寶網公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第四季度都是網絡購物增長速度特別快的時期,各快遞公司對日接單量預估不足,是造成此次全國性連鎖爆倉的直接原因。
由于不是中轉業務大城市之列,長春市還沒有出現快遞企業爆倉事件,但快遞的業務量增加也有所體現。據億遠航長春速遞服務有限公司長春市區經理王新龍介紹,進入11月份,該公司的快遞業務比10月份同比增長30%。
提醒
網購之前應做到“四看”
針對目前高通脹的市場情況,很多消費者選擇網絡購物的狀況,吉林省消協提醒,在購物時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盡量避免引發消費糾紛。消費者在網購之前應做到“四看”:
一看網站。網購首先要選擇制度完善、有信譽保障的網站進行交易活動。
二看價格。一般與市面售價過于懸殊的商品,要謹慎購買,不要輕易地相信虛假、夸張宣傳。
三看信譽。網購網站通常以若干等級評價商品及賣家的信譽度,還應瀏覽其他買家對該賣家及所售過的商品評價。
四看訂單。如果買家在一個網絡店鋪購買多件商品而以一個訂單下單,那么買家一定要在訂單中注明購買清單,以免發生錯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