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看清人生規劃
職業是人生一大事,需要好好規劃。人每天三頓飯還要規劃,何況職業大事,走錯路,再回頭就賠上時間成本,落在同一起跑線的人的后面。找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人崗匹配,職業規劃就是找到這個匹配點和各個階段的發展平臺,通過對自己的內在因素進行測評,找到潛質的東西,而學歷、經驗、能力等是外部的東西,要把內、外優勢結合起來,形成職場打拼的核心競爭力。
2009年高校畢業生近500萬人,加上歷年的堆積,可以推斷,就業形勢將更緊張,壓力進一步加大。所以,11屆畢業生,要搶前抓早,提前進入職場,尋找適合自己的職位或者實習崗位。因為競爭太激烈,所以,找工作要專業化,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否則,跑來跑去,浪費時間,好容易有了一份工作還不適合自己,結果不久又跳槽,導致畢業兩三年還沒有經驗積累,而職業軌跡卻已經紊亂,難以重新開始。關注熱門行業與高薪接軌
職場上有些熱門職業,轉眼風光不在,成為昨日黃花,而冷門行業卻風生水起,冷門變熱。所以,要關注熱門,想辦法把自己的經驗與這些高薪行業接軌:
計算機軟件、電子、通訊業、IC行業的職位。
2009年將繼續呈上升勢頭,平均收入:6000元。IT招聘熱點仍集中在高級軟件工程師、硬件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項目經理等職位,中國軟件業突飛猛進,但軟件業 “人才奇缺,一將難求”,平均收入可達8000元;3G人才緊缺,但是門檻也很高。
汽車零配件人才。
汽車銷量猛增,零配件技術人才搶手,汽車零配件人才對專業性要求很高。我國汽車美容養護連鎖企業也在增加,從設計、研發、營銷到維修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汽車人才幾乎全線“告急”。其中,汽車維修工程師是缺口最大的,主要包括:汽車研發人才、維修人才、營銷人才、管理人才、汽車服務人才等。汽車業內公司很關注候選人的教育背景,平均月薪:5000元。
高端金融人才。
銀行業的競爭已然白熱化,具有國際水平又能深刻認識中國國情的投資管理人才將持續緊俏,銀行業內10年以上外資行工作經驗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一將難求。風險投資人才、金融投資分析師、融資租賃人才、信貸專業負責人、基金分析和風險管理人才、個人投資顧問等等專業人才都能在方興未艾的金融投資領域大展拳腳。2007年,保險專業性人才相當缺乏、急待挖掘。而儲備保險人才的另外一種渠道,那就是將一些懂營銷,卻沒有保險從業經驗的高素質人才培養起來,用以突破由于人才短缺所形成的瓶頸。
消費品行業的市場營銷崗位。
消費品行業為就業帶來了不少生機的同時,無疑也在這些企業間展開了白熱化競爭。快速消費品企業想要競爭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斷推出新產品、不斷迅速占領市場。為此,很多品牌企業早已制定了接下來的擴張計劃,最快的一年內能成立十幾個分支機構,對人才的需求數量可想而知。快速消費品行業的人才缺口將依然主要來自市場營銷崗位。近年來,該行業大量的市場、銷售人員,特別是品牌建設人員流向其他行業,而從其他行業流向快速消費品行業的市場人員并不多。因此,在2007年相關企業將有必要繼續對此類人才進行儲備。
醫藥行業人才。
2007年隨著世界經濟的穩步增長,為推動和促進醫藥經濟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醫藥行業通過大力推進產業、產品和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已步入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的上升階段,醫藥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活力進一步增強,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加熱。
物流業人才。
物流業的加速發展使物流人才持續走俏。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十二類緊缺人才之一,職場物流人才持續緊俏,用人單位對物流人才求賢若渴。行業潛力巨大,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目前國內很多地區的物業覆蓋率還較低,服務質量亟待提升,平均收入:3000元;
廣告業人才。
繼廣告行業對外資開放以來,已有數家廣告巨頭看好中國市場,通過合資或獨資方式對中國市場進行試探,由此可見,企業對高級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廣告業人才“錢”力大。但也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據預測,它還將是21世紀平均收入最高的10個行業之一,而豐厚的利潤帶來的是更為激烈的競爭。
酒店旅游業人才。
酒店旅游業幾乎常年缺人、常年招聘。相對于其他行業中高級管理人才匱乏、低端基礎性人員過剩的情況,酒店業幾乎每個崗位都缺人。既缺少基礎性人才,又缺少關鍵性管理人才,人才缺口已成為抑制酒店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房地產業人才。
房地產業緊縮,房地產從業者的跳槽趨勢將會增強,人才需求比去年下降10%左右,行業將成“跳槽大戶”,平均收入:5000元。關注新興行業與市場接軌
如果說過去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現在真可謂是“六百三十行,行行出人才”,所以,你要想在福豬之年,抱上個“金豬寶寶”,就是要跟隨市場、找準行業、坐穩位置,關鍵是找到與自己適應的崗位,并在這個崗位上,加大充電電壓、強化充電電流,使自己成為所在行業的精英,金豬寶寶自然就會去拱你的家門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