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兩年來首度上調再貼現與再貸款利率
中國人民銀行公告,自12月26日(上周日)起上調對再貸款)利率,其中一年期升0.52個百分點至3.85%。同時上調再貼現利率,由1.80%上調至2.25%。兩者均為兩年來首次調整。 據路透報道,再貼現利率提高,反映了調控部門收縮貨幣量的意圖,中國中央銀行利率有五種,分別是再貸款利率、再貼現利率、存款準備金利率、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和央行票據的利率。 中國央行上周六宣布年內第二次加息,12月26日起,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 央行網站還顯示,其對金融機構貸款的六個月期利率從3.24%升至3.75%;三個月期再貸款利率從3.06%升至3.55%;二十天期再貸款利率從2.79%升至3.25%。 名詞解釋: 再貼現利率:再貼現就是銀行把貼現所得的票據進行再貼現的行為。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持有的貼現票據進行再貼現所規定的利率,它表現為再貼現票據金額的一定回扣率。 再貼現利率變化對股市的影響:再貼現利率反映了宏觀調控部門的調控意圖。所謂再貼現就是商業銀行用貼現完的商業票據到中央銀行再貼現,實質等于一種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貸款,再貼現利率就等于貸款利率。這種利率提高,反映了調控部門收縮貨幣量的意圖,下降反映了擴大貨幣供應量的意圖。所以,理論上來說,再貼現利率上漲,等于減少了貨幣供應量,股市應該下跌。利率下跌相反,當然實際的市場表現要復雜的多。再貼現利率的調整經常只能影響短期的波動,卻無法改變股市整體的原有運動趨勢。 再貸款:即中央銀行貸款,是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是中央銀行調控基礎貨幣的重要渠道和進行金融調控的傳統政策工具,習慣上稱作再貸款。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再貸款利率,影響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取得信貸資金的成本和可使用額度,使貨幣供應量和市場利率發生變化。例如,當中央銀行要收縮銀根實行緊縮政策時,它可以提高再貸款利率,增加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的貸款成本,抑制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的貸款,從而減少基礎貨幣的投放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