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買家加價采購“中國制造”
3月逐漸進入國際買家下單的高峰期,為保證產品質量和交貨期,部分中國制造商和境外采購商不再在價格上膠著,而是逐漸達成共識,共同承擔上漲的生產成本。
近日,在廣州市對外經濟合作局和環球市場集團組織下,日本高秀、美國XLNT公司等多家國際大買家發布2011年采購計劃,涉及金額超過20億美元。美國XLNT公司采購代表菲育賢(Parker Fairfield)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南、北美洲及中東市場增長非??欤@些市場很多產品都來自于中國,該公司主要幫客戶采購五金建材,同時也為Gucci、Hugo Boss等知名服裝品牌進行采購,最大的客戶今年計劃在華采購額達800萬美元。
“我們在中國有40多個合作的工廠,不過,現在要找到好的工廠越來越難,因勞動力等成本上漲,一些之前合作得不錯的廣東工廠搬遷到長三角或內地,內遷的工廠在產品質量以及交貨期方面令我們有些擔憂。目前,盡管廣東產品價格上漲,但質量以及交貨期可以保證,我們的采購非??粗毓溑涮滓约胺账?。”菲育賢說。
英國Zutux公司采購代表王重賜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該公司設在中國香港的分部主要負責在亞洲地區采購家居產品,其中80%的產品來自于中國內地。近幾年來,中國有些電子廠、紡織廠陸續遷移到印度、斯里蘭卡等亞洲其他國家或地區,但至今亞洲不少國家或地區在質量控制和物流配套等方面依然不到位,而中國制造正在發生新的變化,不再只是提供低成本、低質量的產品,出現越來越多的優質產品,采購商還是愿意出較高的價格來購買好品質的產品,中國制造在未來幾年內的競爭優勢依然存在。
王重賜還說,不僅是在中國,在全球各地采購商品的價格都在上漲,今年該公司將采購成本預算增加10%~20%,上漲采購成本中5%~6%轉嫁給下游的零售商,增加采購成本預算,主要是為了加強對質量的監管。
因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預期升值等因素,中國制造商紛紛將今年出口訂單價格提高。一家燈具制造商負責人康文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談到,今年預計出口成本上漲15%,今年一些有實力的廠家供應商結成聯盟在價格上堅挺,部分增加的成本還能順利轉移給國際采購商,而另一部分只有靠自身消化,目前企業在逐漸轉向高利潤的產品和高利潤的客戶。
東莞泰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何毅接受本報采訪時則談到,今年該公司新產品打樣達到4000多款,不斷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質量,已與宜家、飛利浦等高端客戶建立合作關系,并與長期合作的戰略伙伴共同探討如何面對成本的增長,一起分擔增加的制造成本,同時也在調整自身產品和市場結構,最近到北美、歐洲等市場考察市場,假如條件成熟,不排除在目前OEM(貼牌生產)、ODM(自主設計)的基礎上推出自營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