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連遭重創:“擠泡沫”成為共識
跌停報收。
經過近期的持續下跌后,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已跌至57.36倍。而上周五收盤,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還有60.65倍。雖然相對于中小板、深市主板平均45.54倍和30.77倍的市盈率水平,創業板估值仍處于較高水平。但和今年年初時80倍的市盈率,創業板已被擠出了不少“水分”。
“擠泡沫”的過程
伴隨著估值回歸,創業板個股的股價也在不斷走低。
財匯資訊統計數據顯示,3月以來,共有通裕重工[21.90 -3.23% 股吧](300185.SZ)、大華農[20.40 -1.40% 股吧](300186.SZ)、 佳士科技[24.48 -0.73% 股吧](300193.SZ)和福安藥業[38.11 -1.30% 股吧](300194.SZ)4只創業板股票二級市場股價跌破過發行價。另外,力源信息[25.63 -0.97% 股吧](300184.SZ)、東軟載波[43.10 -4.20% 股吧](300183.SZ)、四方達[30.77 -2.50% 股吧](300179.SZ)和朗源股份[20.68 -0.53% 股吧](300175.SZ)等創業板公司股價在3月份創出歷史新低。
中投證券認為,近期主流資金向藍籌、資源股等集結的跡象較明顯,而創業板等小市值股票走勢較弱,個股分化加大。建議逢高減持高估值的創業板、中小板等品種。
中投證券減持創業板的建議與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的觀點相同。在華夏基金2010年年報中,王亞偉認為,創業板在持續擴容和解禁壓力下,估值水平難以維持在目前高位,未來將經歷去泡沫化的過程。
平安證券[0.00 0.00%]也在近期的報告中認為,目前包括創業板在內的中小市值股票規模日漸擴張,資金的供求矛盾會逐步加劇,因此其與大盤股的估值差逐步縮小應是主趨勢。在中小市值股票估值本已高企的情況下,其估值水平將繼續受到政策調控、供求關系等多種力量壓制。
新三板沖擊
此外,由新三板擴容引發的資金從創業板分流的預期,也是春節后成為壓制創業板市場表現的一個重要因素。
不過,相對于擴容和減持,國泰君安認為,新三板擴容分流的影響要小很多。
在國泰君安近期一份報告中,該機構認為,新三板對創業板市場的實際影響更多是心理面,而不是資金面。具體而言,短期內這樣的擔心是多余的,就像2009年推出創業板是市場對中小板和主板資金分流的擔心一樣。從市場資金供應和新三板投資伴隨高風險的角度來看,短期內對創業板的資金面影響不大。
2010年整個新三板市場的成交金額不足37億元,與目前整個創業板的日成交額差不多,即使擴容以后,由于擴容的階段性和長期性,中小投資者仍很難參與市場,分流效應不會明顯。
深圳一券商自營人士則認為,去年市場炒作成長性,致使包括創業板股票在內的中小市值股票估值拉得很高,而估值原本就很低的藍籌股則受到市場冷落。現在市場逐漸認識到包括創業板在內的中小市值股票其實并沒有預期中那么好的成長性,資金抽逃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該自營人士預計,未來資金依然會選擇流入估值較低的藍籌股,而創業板則會進一步走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