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CPI或再臨高點 專家預計通脹6月見頂回落
時間進入5月下旬,由于受到天氣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業內對5月CPI預測表示,仍將維持高位,同比增長在5%以上,有研究員還表示,可能會再創新高。
據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5月9日至15日,商務部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價格小幅上漲,生產資料價格小幅回落。豬肉價格領銜此次上漲,國泰君安研究員認為肉價同比漲幅高點在6月附近,與CPI和PPI相仿,進一步確認了全年通脹前高后低的走勢。
國泰君安預測,5月CPI同比漲幅為5.3%,其中食品同比11.2%,非食品同比2.8%。另一位券商研究員則認為,5月CPI同比漲幅可能會達到5.5%,創出新高。
中信證券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市場總體認為通漲壓力在減弱,6月通脹見頂后將逐步回落。
德意志銀行董事總經理馬駿也認為,國內CPI從7月起可能進入下降周期。
不過,中信證券研究員表示,未來通脹仍存在超預期可能,超預期的因素可能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糧食、豬肉和蔬菜價格受天氣影響超預期。數據顯示,糧食、豬肉價格環比上漲,蔬菜價格繼續環比下跌,食用油價格由于政府限價仍然保持不動。由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50年不遇的干旱,其對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明顯。其次,通脹壓力有從食品向非食品領域轉移。在CPI非食品類分項中,衣著、交通通訊及服務以及家庭設備與服務類價格持續上漲,而在居民有強烈需求的醫療保健和居住方面,價格上漲的動力也比較強。未來幾個月,即使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趨緩,如果非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較大的話,CPI高位回落的預期仍可能出現一定的反復。
不過,以原油為主的輸入性通脹問題短期內有所緩和。截至5月19日收盤,國際油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加權平均價格變化率已小于4%。短期內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關閉,有利于緩和通脹壓力。
業內人士表示,前期釋放的流動性過多,3月、4月的新增貸款數字都較高,加劇通脹。包括外匯占款和央票在內,貨幣量是持續增加的,這是通脹的本源。政府現在仍然表示要找到一個既促進經濟增長、又能同時控制通貨膨脹的新平衡點。不過,要找到兩全的辦法很難,目前GDP和CPI同上同下,同高同低,CPI漲幅下來了,GDP增幅也肯定要下來。
匯豐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業PMI預覽指數在5月份降至51.1,為去年7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沒有必要擔心經濟硬著陸,因為當前的PMI水平與13%左右的工業增加值和9%左右的GDP增速是一致的。政策的著力點仍然是抗通脹。預計當前的緊縮措施仍將在未來幾個月持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