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牌維權新路 杰克瓊斯對決山寨官網
Jack&Jones(杰克瓊斯)、ONLY、VERO MODA……這些服裝品牌是青年侵權的危機。
2011年4月26日,杰克瓊斯在中國的權利公司綾致時裝有限公司維權一案,經北京海淀法院審理后,終于獲得商標侵權賠償款200萬元。杰克瓊斯擁有知名度、美譽度,然而綾致公司卻一度難坐享其成。打假,讓它忙得焦頭爛額。
“僅2008年一年,號稱是杰克瓊斯原單的服裝在淘寶網上的銷售額即達到3.7億元人民幣,但這些服裝沒有一件是綾致公司旗下真正的杰克瓊斯。”綾致公司的負責人難掩憤懣。
“山寨”市場的空前繁榮,最終威脅到正品杰克瓊斯的質量和信譽——“山寨”官網建立了低廉價格體系,同正品杰克瓊斯比較,猶如形成了“級差地租”,其盈利空間日益廣闊;而正品杰克瓊斯的實體銷售渠道被擠壓得日益狹窄,在品牌林立的服裝市場上樹立的形象變得混亂不堪。
“官方網站”灰色經濟
想到杰克瓊斯官方網站上買正品?那就百度吧。
但搜索結果讓人始料未及——排名前幾項的所謂“杰克瓊斯官方網站”不下十家,其中,www.jackjonescn.net最為吸人眼球。
該網站在百度網、谷歌網和雅虎中國網上均排在首頁第一項或第二項,網頁上除了設有“J&J”檔案、“潮流趨勢”、“FANS俱樂部”、“折扣專賣店”等等炫麗時尚的欄目,還含有杰克瓊斯男裝的高清官方圖片,以及杰克瓊斯品牌的歷史、產品、設計理念、發展歷程等詳細介紹。通過支付寶和銀行轉賬、匯款等方式,酷愛時尚和品牌的消費者們就可購買了。
然而,以上內容僅僅是表象。滿懷期待的消費者收到貨后發現,該“官方網站”上買到的杰克瓊斯服裝,除了低廉的價格,并無實體店杰克瓊斯服裝那樣令人舒適的手感和賞心悅目的做工。
這里,原來并非他們想象中的安全購物港。他們不知道,這家網站的域名注冊人并非杰克瓊斯的東家——綾致公司,而是一位杜姓自然人。2007年4月11日,杜先生注冊jackjonescn.net域名,之后利用該域名開辦了這家網站。
這一“山寨”網站的涉案數額是驚人的。支付寶公司提供的信息顯示,該網站另一負責人崔女士在該公司開設賬戶,在2008年1月初至2010年2月初期間,使用該賬戶銷售仿冒杰克瓊斯服裝達1.6萬余次,交易成功的款項共計2847169元。
綾致公司負責人一度認為官方網站上本是商家為了更好地宣傳自己的產品、開拓實體店之外第二銷售渠道而設立的。他沒料到,高明的“山寨大王”們利用電子商務的虛擬性,輕易就能侵犯他人商標權、誘導消費者,并儼然已經形成寄生于官方網站上的龐大黑色經濟鏈。
法庭上的博弈
這注定是一場看得見結果的較量。2010年5月27日,海淀法院開庭審理該案。
綾致公司貫穿訴訟整個過程的觀點是,被告的行為一方面極大誘導了消費者,另一方面嚴重侵犯了其商標權,給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這家進駐中國12年并在華開設1011家專賣店的公司,堅持要求被告立即停止在其服裝等商品上使用原告的注冊商標、停止銷售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服裝等商品,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立即關閉以JACK JONES中文網或杰克瓊斯中文網或JACK&JONES中文官方網站命名的www.jackjonescn.net網站等等。對于綾致公司的控訴,崔女士承認,其網站上所售服裝來源于各大批發市場。
海淀法院經調查確認,www.jackjonescn.net網站的實際負責人為崔女士,該網站于2008年4月28日進行了ICP備案登記。法院同時查明,www.jackjonescn.net網站的域名與原告“JACK JONES”商標極為近似,該網站還大量使用與原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識對其網站商品進行宣傳、介紹、展示、展覽與廣告。
此外,還通過在其網站源程序的文件頭、標簽頁中使用與原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使得通過谷歌、百度、雅虎等各大搜索引擎以“杰克瓊斯”、“杰克瓊斯官方網站”等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時,所有搜索結果中第一條顯示的就是涉案侵權網站。
最終,綾致公司的請求得到法院支持。
國際大牌維權新路
但此前,綾致公司的維權路并不好走。
杰克瓊斯代理律師張斌稱:這種侵權方式很具有隱蔽性,由于網購消費的虛擬性,難以確定侵權主體。侵犯知名品牌特別是國際大品牌的網站有幾百家,對這些網站一一起訴,從成本和精力而言,都不是易事。
此外,即使馳騁中國12年,綾致公司在打擊網絡維權方面也難說經驗老道。要索賠先要證明對方造成的損失,這主要依據對方銷售侵權產品的數額來確定。如果是實體店鋪,法院在審判中可以根據對方開據的發票、納稅記錄等方面的數據作為參考。但是這些數據在虛擬的網店中是沒有的。
“這無疑導致許多品牌商對網絡銷售渠道及打假方式還不是很了解。”長期關注電子商務領域動態的上海律協信息網絡法研究會特邀委員趙占領如是總結。
但綾致公司無疑書寫了一個打假樣本:我們費了很多周折,找到了支付寶公司,然后獲取了涉案銷售數額。
該案主審法官楊德嘉則對記者說,該案的樣本意義還在于其是典型的通過注冊域名開設網店銷售侵權服裝的商標侵權案件,且在司法上首次明確了提供域名行為是屬于為侵權提供便利和幫助的行為,首次認定域名持有人與域名實際使用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該判決對日后解決類似爭議將會起到一個很好的示范效應。
在中國的服裝叢林市場中,國際大品牌的網絡打假已吹響號角。
綾致公司之外,2009年末,法國護膚品雅漾開始了一場網絡打假行動。雅漾向淘寶網發出律師函稱,要求淘寶網采取措施來停止在淘寶交易平臺上進行雅漾產品的交易。不久,另一法國知名服裝品牌皮爾·卡丹也向淘寶網發函,聲稱其從來沒有授權皮爾·卡丹羽絨服在網上銷售,試圖肅清 “網絡購物”的售假渠道。
“一個新的趨勢就是,侵犯商標權已從實體店面經營的方式轉向網絡經營方式。”該案主審法官楊德嘉向記者分析,這一案件給國際大品牌的商標保護帶來了很多有益的啟發,隨著電子商務向縱深的不斷發展,商標侵權行為將越來越多地以綜合化和新類型化的形式出現,這將給國際大品牌的市場戰略帶來新的考慮因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