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型鞋企陷入訂單兩極分化局面
成昌鞋材新廠已經興建完畢,預計在6月份投入使用。原本成昌鞋材準備了各種招數來招聘員工,如今這些招數卻都派不上用場。“現在好了,由于許多企業裁員的原因,市面上突然增加了很多工人,這些招工準備已經不需要了,省了一筆費用。”成昌鞋材公司副總經理莊輝煌向記者表示。
此外,記者從業界獲悉,晉江市某上市鞋材Q公司旗下子公司在不久前一下子裁員近300人,引起業界廣泛關注。而隨著記者的深入了解,發現這段時間不少鞋企出現了大批量裁員的現象。并不僅是這家上市鞋材企業,許多中小型外貿型鞋企也在不斷裁員,這與年初瘋狂購買員工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些鞋企紛紛裁員?記者帶著疑問走訪了一些業內人士。
外貿鞋企訂單兩極分化
某外貿型鞋企S公司企業主丁總向記者透露,Q公司的裁員事實上并非大家所以為的是裁掉鞋材工廠的員工,這裁員是發生在其不久前收購的子公司生產鞋企B。
“這段時間晉江外貿鞋企訂單整體數量不斷下滑,甚至體育用品內銷市場也有些萎靡,Q鞋材企業主原先覺得做成品鞋生產有錢賺,所以投入資金收購,現在發現市場不好做,不想其連累鞋材企業發展,就果斷把它切斷。”上述丁總向記者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據悉,這段時間來,雖然許多中小型外貿鞋企由于接不到訂單而紛紛裁員,但是,許多上規模外貿型鞋企訂單卻源源不斷。
記者了解到,在外貿型鞋企中名聲頗佳的加來盟鞋塑有限公司,由于近年來發展迅速,訂單猛增,將于年內在新廠擴4~6條生產線,員工將從原來的1500多人增至3000~4000人。加來盟公司總經理林耿煌告訴記者,此舉一方面是公司多年來的規劃,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今年公司訂單猛增。
丁總告訴記者,現在外貿鞋企訂單分配正在出現兩極分化的局面,大的鞋企是訂單接不完,生產期排得滿滿的,而中小型鞋企卻又因為沒有訂單而無奈裁員。
據悉,由于今年訂單總量普遍下滑,因此出現僧多粥少的尷尬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外商對生產廠家的選擇也開始變得嚴格,大部分外商會選擇將訂單下到生產質量更為穩定的規模生產廠家,從而導致訂單兩極分化的局面。
盲目擴張的惡果
事實上,在業界看來,雖然今年訂單總量下滑,但是這并不是導致兩極分化的根本原因。究其根源,鞋企盲目擴充產能才是罪魁禍首。
“這2年鞋企的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晉江各個外貿公司以及外貿型企業去年的接單量都非常之大,有種只要你有人有設備就可以接單的瘋狂狀態。”某外貿型鞋企常務副總林先生向記者分析表示,由于大家手里都有單,如此一來,整個晉江的產能自然不足。于是許多鞋企紛紛增線擴產,或者現金全額付款,求著一些中小型生產企業幫忙生產。當時的市場是,誰有足夠的員工,誰有足夠的生產線,誰就能賺大錢。于是,在今年,大家更是瘋狂擴線招工,以為做了完全準備,只待“東風”了,然而,今年的“東風”卻不來了。“前兩年生產的鞋子那么多,市場如何能夠消化得完?”林先生搖頭表示。在他看來,這是晉江鞋企盲目擴產帶來的必然結果。
對此,丁總深有同感。“這就是為什么我今年雖然接了那么多訂單,但是還是不打算擴產的原因。”丁總向記者分析表示,擴產前必須了解清楚突然而來的大批訂單到底因何而來,是否具備可持續性?了解清楚了再做下一步計劃,唯此企業才能穩定發展,盲目擴產最后可能是自尋死路。在丁總看來,這種現象就是一種周期,前兩年訂單多,生產量大,今年訂單必然會下降,這也不是第一波了。只要摸準了行業的發展態勢,就能在任何時期處理得游刃有余。
水平參差制約產能二次分配
既然訂單開始兩極分化,為什么不試著訂單分流,進行產能二次分配呢?
上述丁總告訴記者,雖然自己企業訂單很滿,也曾試著放給一些中小型外貿鞋企生產,但是由于這些小型鞋企管理水平太低,生產出來的質量難以通過外商的檢測,最后虧的還是自己,所以現在也就逐漸放棄與這些小企業合作了。
“在市場競爭這么激烈的情況下,把訂單放一些給中小型鞋企生產風險太大。另外,現在由于整個市場訂單量在不斷下滑,這些外商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許多中小型鞋企的生產能力根本不能達標。”丁總向記者表示。
據悉,這些中小企業接的是大企業的多余訂單,只賺一點加工費用,或者甚至只是為了養工人,因而對于質量的把關等并不十分嚴格。而這些大企業又因為擔心材料是自己提供給這些小企業,貨期卻是自己與外商約定的,到交貨的時候,這些接單的小企業經常發生不發貨要求付全款、付現金的現象,這種情況會使自己陷入困境。更糟糕的結果是,萬一這些產品的質量又不能達標,造成自己企業對外商的違約,賺不到錢不說,還要付違約金,兩邊都要付錢,這就太冤枉了。所以現在這些規模鞋企,寧愿辛苦點自己生產,也不想外放訂單,畢竟這樣比較有保障。
對此,林耿煌表示有同感:“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各個企業的生產管理水平必須不斷提升,才能應對市場愈加多元化的需求。向管理要效益,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的共識。”據悉,加來盟不久前也選擇了與博思企管公司合作,借力咨詢公司團隊力量來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機制,為自己在市場上站穩腳跟打下夯實基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