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品牌打假“潛規則”
最近央視打假的力度越來越大了,從3·15的雙匯到現在的達芬奇家具,每一次打假都會引起社會的軒然大波,讓各類品牌尤其是大品牌們警醒,如果原罪已經存在,短時間內無法調整到位,那么,是否到了該考慮和央視成為緊密合作伙伴的時候了。人們也因而越來越理解,每年年底的央視廣告競拍現場為什么那么火暴了,與隨時可能爆發的危機公關相比,拿出幾千萬或者上億元的廣告費算得了什么?
當然,央視的每一次打假都是有事實根據的,即使只是冰山一角,即使被打的品牌心里不服,也最好不要反擊,因為如果反擊會迎來央視接連不斷的追蹤報道,而且都是央視名嘴直接上陣。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冤冤相報何時了,尤其是和擁有權威話語權的機構打嘴仗,肯定占不了上風。更讓被打的品牌委屈的是,即使保持沉默都不是央視所能容忍的,一定要公開道歉,否則,后續的追蹤報道還會接踵而至,直到你道歉為止,當然,道歉了以后如果再追加上一筆巨額的廣告費最好。
中國服裝品牌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過各種各樣的問題:記得幾年前去溫州采訪,在一次報喜鳥的新聞發布會上,有一位記者的提問驚出了報喜鳥掌門人吳志澤一身冷汗。那名記者說:他在上海報喜鳥的專賣店里詢問報喜鳥的導購,這些服裝是在哪里生產的,導購說是在上海生產的,不承認是在溫州生產的,那么,溫州規模龐大的報喜鳥產業園在生產什么呢?吳志澤的回答還是很智慧的,不但為溫州制造加了分,還為報喜鳥打上了誠信和誠實的標簽,而最終的責任肯定都是那名不會說話的導購個人承擔了。據說,會后,吳志澤和那位記者進行了一次深談,當然,那位記者不是央視的。
而央視對中國服裝品牌的打假也有案例,只不過結果不了了之了,因為,服裝這個產業太難纏了,里面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潛規則,如果不是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外行人揭秘很可能說不到點上,反而讓內行人笑話。比如中國人在國外注冊品牌在國內設計生產銷售算不算洋品牌;比如中國品牌設計法蘭西風情的服裝算不算作假;比如在品牌文化中有一個虛擬的故事是不是欺詐;比如中國品牌為自己起了一個英文名字是不是假洋鬼子等等。這些“比如”在服裝圈里幾乎比比皆是,如果把這些都納入打假的范疇,央視很可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因為站在“假洋鬼子”一邊的證據有很多:國外大牌也在中國生產,但是還是洋品牌;外國設計師可以采用中國設計元素為什么中國品牌不能設計法蘭西風情;如果服裝品牌文化中的虛擬故事算是欺詐,那么杭州斷橋許仙與白娘子的傳說也許將不再流傳;如果中國品牌起了一個英文名字就是假洋鬼子,那么聯想就不應該叫“Lenovo”……
在今年3月的中國服裝論壇上,正好是央視把卡爾丹頓這個服裝品牌稱為假洋鬼子不久,以白領、例外為首的一部分服裝企業紛紛高調宣布自己純正的中國血統相反,很多類似卡爾丹頓的品牌在私底下達成了一個共識:如果不能或者不愿或者不必馬上解決血統問題,那么,最起碼首先要和媒體搞好關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