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征:建議放寬創業板上市標準
與去年兩會期間大談退市制度不同的時,全國政協委員、深圳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陳東征談得更低調與“務虛”一點,強調的是對資本市場改革與創新的認識。
“深交所內部現在探索一個未來的工作重點口號,還沒有正式對外宣布,核心理念就是增強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透明度。”陳東征指出。
然而,這種低調背后,是深交所在過去兩年多時間中通過創業板推出的快速擴容,以及對創業板退市制度、再融資制度等研究多年的厚積薄發——創業板退市框架已定、再融資審核權有望現行下放至深交所,樣樣皆是創新,樣樣皆是突破。
另外,作為創業板公司一線監管機構掌門人的他,今年在提案中對創業板提出的建議是降低創業板準入條件,進一步擴大支持創新型企業范圍。而這無疑將給市場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再融資審核權下放
在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成為今年證券市場監管層的第一要務之時,相關的討論也隨著各種設想越加火熱,其中,審核權是否能下放至交易所是熱議的命題之一。
陳東征對此指出,國際慣例一般是交易所審核,“我們現在的發審制度也需要分步走,深交所現在的建議是走第一步——中小企業再融資審批權放下來。”
其指出,選擇此為第一步的原因在于,首先是深交所作為一線監管系統對企業的了解,這些再融資的企業都在深交所整個的系統掌控之中;其次,中小企業的再融資事情要求小額、快速,而現有的再融資與IPO的流程差不多,這容易使得中小企的再融資錯過市場機會。
他透露,創業板、中小板的中小企業的再融資審批權下放至交易所已經初步達成共識,但沒有具體時間表。
而更為重要的是,這種中小企業再融資審批權的下放代表了探路的意味:它是發行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對于發審權的下放,陳東征給予的答案是,在再融資審批權下放交易所達成初步共識后,要經過一段時間,看看深交所能不能承擔起這么艱巨的任務。“得看一看。”他說。
建議放寬創業板上市標準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與深交所掌門人雙重身份的陳東征,他對于創業板相關的提案顯得尤為重要。
而在這點上,陳東征顯得較為大膽,他在本年度的提案中建議調整創業板發行條件,降低業績持續增長要求;擴大創業板行業覆蓋面,提高創業板行業多樣性;適時取消對自主創新能力較強企業的盈利要求。
在第一點方面,他指出現行創業板發行條件設置了兩套業績指標:第一套指標為“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建議取消凈利潤持續增長的要求;第二套指標為“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于30%”,建議取消具體的營業收入增長率要求,只要求營業收入保持持續增長。
而在建議創業板在重點支持《指引》規定行業的同時,盡快放開行業限制,允許其他行業的自主創新型企業在創業板上市,擴大創業板對自主創新型企業的覆蓋面,提高創業板的行業多樣性和抗風險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陳東征對記者表示,建議在適當時機修訂《證券法》相關條款,取消對自主創新能力較強企業IPO的盈利要求,同時強化信息披露透明度,由市場自主判斷企業的成長和盈利能力。
“創業板現在推出兩年多了,這個孩子已經成長到一定階段了,是時候該送到學校里面跑一跑了,所以這個標準應該適當調低,以適應我們國家中小企業、創新性企業發展的實際。”他指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