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山東省棉花產業將走向何處?
“估計德州今年也就不足120萬畝,比上一年減少40多萬畝,將約有25%的棉花種植改為小麥種植。”德州市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馬俊凱告訴記者,“作為傳統的植棉和產棉區,德州棉花種植面積近十年來維持在200-300萬畝,近幾年降幅比較明顯,2009年為230萬畝,2010年已是155萬畝,在棉價高漲的情況下,2011年植棉面積有所增長,但也僅為160萬畝。”
“可能除了德州棉田降得厲害,就該數著菏澤曹縣了,那是曾經產棉100多萬擔啊,現在的數字少得可憐。菏澤鄄城的棉田降得也很厲害。” 山東省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邊圣貴跟記者感慨著這無奈的變化,“去年一開始估算的是1200萬畝,實際最后的面積在1160萬畝左右。今年肯定是更少。”中國棉花協會發布的2012年棉花種植面積調查數據初步顯示,黃河流域預計種植面積2436萬畝,降幅14%,其中山東降幅在15%。
面對現實,今后山東省棉花產業將走向何處?
“要像實施糧補一樣給棉農發放農資補貼,同時鼓勵棉農成立棉花合作社降低種植成本。”馬俊凱建議,棉花是僅次于糧食的農作物,國家應該像重視糧食一樣重視棉花生產?,F在棉農只有每畝15元的良種補貼,考慮農資漲價,棉農也應該享受到每畝98元的農資補貼。
于佃平提到,夏津縣農業局計劃通過棉田套種馬鈴薯,推廣棉薯間作,充分利用空間,提高效益。“目前這種間作模式在技術上可行,但由于花費、用工、用時更多,還在實驗階段。如果成功,農民有望每畝增收2000元。”
“國家也應該拿出專項資金,支持棉農成立專業合作社,實現統一購種、播種、打藥,減少用工,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降低成本,降低勞動強度。”馬俊凱告訴記者。
邊圣貴也認為,棉花應該力推大面積種植,“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土地的流轉管理,可以大面積種植棉花,便于機械化操作。” 同時,記者從山東省棉花協會了解到,上個月底,我省首個棉花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落戶濱州。記者了解到,該基地建立在濱州市沾化縣,棉田面積為500畝。世界最大的農機企業美國約翰迪爾公司提供用于棉花采摘的牽引式一行、二行摘棉機和自走式9970型采棉機及部分整地、植保機械進行實驗示范,在選定的項目地點內就棉花作物的耕、種、管、收開展全方位的技術合作,探索適合山東的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方案。
我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西北內陸三大優勢區域棉花生產的發展,對于保障我國棉花供給、支撐紡織工業發展、增加棉區農民收入、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三大棉區植棉面積占全國99.85%,主要集中在冀、魯、豫、晉、陜、津、蘇、皖、湘、鄂、贛、新、甘等13個省區。10萬畝以上(兵團5萬畝以上)的大縣面積占全國比例為80.9%。
根據全球及中國棉花產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綜合國家統計局、商務部、工信部、行業協會等權威部門發布的統計信息和統計數據,糅合各類年鑒信息數據、各類財經媒體信息數據、各類商用數據庫信息數據,依靠強大的研究和調查團隊,對棉花產業投資狀況和投資前景,在獨立、公正、公開的原則指引下, 智研數據研究中心撰寫了《2011-2015年中國棉花行業研究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共十二章,較為系統、全面地分析了棉花產業的投資狀況和投資趨勢,能夠為企事業單位深入細致地認知棉花產業的投資提供具有價值和指導意義的成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