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吸收外資連續四個月下滑
與前幾日公布的創紀錄的外貿逆差呼應,昨日商務部公布的使用外資金額數據表明,中國吸收外資已經連續第四個月下滑。
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2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1603家,同比增長38.6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7.26億美元,同比下降0.90%。
同樣不太樂觀的是外貿數據。上周六公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2月,中國外貿逆差高達314.9億美元,創下9年來的新高。
“我們的判斷是,貿易逆差情況不太可能持續下去。總體看來,今年全年仍將是貿易順差,但順差會逐步減少,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有望進一步下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在月度例行發布會上表示。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雖然中國大額貿易順差的局面可能只是暫時的,但中國吸收外資下滑的趨勢可能仍將持續。
吸收外資或將進一步走弱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中國吸收外資能力可能將進一步走弱。
從昨日商務部公布的外資來源地看,代表高端外資的美歐地區形勢依然不甚明朗。2月,美國實際投入外資金額5.25億美元,同比增長0.87%,這是連續第二個月上升,然而,歐盟27國實際投入外資金額依然下降幅度較大,為9.06億美元,同比下降33.32%。
此前,從去年4月開始,美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開始出現20%左右的下滑,到上月終于有了一個較大的反彈,本月則保持了輕微上升勢頭,或許預示著美國經濟開始真正走暖。
而歐盟27國則從去年5月開始,對華投資從之前的同比增幅20%以上,迅速放緩至個位數,直至今年連續兩個月大幅負增長。
對華投資保持了較快上升勢頭的是亞洲地區。1~2月,亞洲十國/地區(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韓國)實際投入外資金額153.79億美元,同比增長2.66%。
從吸收外資的地區分布來看,中部地區的增長較快,而傳統的吸引外資高地——東部地區,以及西部地區都出現了下降。1~2月,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151.52億美元,同比下降1.63%。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14.28億美元,同比增長19.21%。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11.43億美元,同比下降6.55%。
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何曼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從歐洲目前的經濟形勢來看,未來數月,歐盟27國對華投資金額同比下滑的可能性仍然較大,而中國整體吸收外資的金額也會進一步下滑。
“歐債危機必然制約企業的融資能力,從而進一步制約企業對華投資的能力。”何曼青說,“然而,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中國吸引外資的總體情況不錯,即使下滑,對于現今處在整體調結構轉型時期的中國而言,也未必是壞事。”
全年順差繼續收窄
“貿易逆差情況不太可能持續下去。總體看來,今年全年仍將是貿易順差,但順差會逐步減少。”這是商務部昨日的判斷。
“1、2月份兩個月的數據,還不能說明整個全年外貿的趨勢情況,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還有很多,外部的環境、內部的環境都有很多變數,所以我們必須按照溫總理在全國人大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要求,保持外貿政策的基本穩定。”沈丹陽指出。
這也和市場的判斷一致。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對本報記者指出,隨著季節性因素的消退,預計將會在3月基本實現貿易平衡,2012年全年貿易順差將達到1200億美元。
“外需的先行指標顯示中國出口前景穩定向好。預計實際出口量增速將在未來幾個月里企穩并小幅回升。2012年出口將增長10%,與政府的預期一致。”汪濤表示。
與此同時,大幅的貿易逆差也可以解釋2月份緊張的流動性條件,以及在外匯流入較為疲弱的情況下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動作。但汪濤并不認為貿易數據將會影響到當前的貨幣和匯率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12日在兩會期間表示,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空間很大。“理論上講,(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空間可以非常大,但還是要針對具體的流動性狀況。”周小川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