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供應鏈管理落后 服企為“快”所累
ARA創造的“快時尚”模式,是中國服裝公司在過去幾年最熱衷學習的方向。但多家服裝企業近日發現自己正為“快”所累,因“快”變慢。
近日以來,休閑服飾品牌美特斯邦威(002269.SZ)飽受庫存危機帶來的困擾,根據美邦2011年三季報,公司總流動資產60.18億元,其中存貨已達29.82億元,占比49.55%,占流動資產近半數的存貨,已成為影響其持續經營的主要原因。
擬于中小板上市的服裝企業海瀾之家也因高存貨備受質疑,根據其預披露的招股書,2011年末公司存貨達38.63億元,占總流動資產高達56.82%;2009、2010年存貨周轉率僅為0.79、0.88(業內運營良好企業存貨周轉率通常在2~3之間)。
電商類服裝企業同樣難逃此劫,創立于2007年的凡客誠品,4年來實現銷售額近40億元。而由于不斷引進新品,營銷不到位,從而導致庫存增加。根據三星研究院統計,截止到2011年9月30日,凡客的總庫存高達14.45億元,而2011年底和2010年底,這一數字分別為8.5億元和1.98億元。
快時尚的路線,在中國服裝企業當中,出現了一系列“水土不服”現象。
橘生淮北
長期研究中國服裝行業的正略鈞策管理咨詢高級顧問張大志仍向記者推薦ZARA的成功模式。ZARA既是服裝品牌,也是專營ZARA品牌服裝的連鎖零售品牌,1975年創于西班牙,是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裝商,在世界各地超過56個國家設立2000多家服裝連鎖店。在過去五六年平均增長都達25%,即使是在2008年歐洲陷入衰退的時候,它第三季度的增長仍然達到18%。
“國內很多企業對于ZARA的學習只停留在某一方面,比如它的買手模式,但對于其他的管理模式卻一知半解。”張大志告訴記者。
美特斯邦威,曾被視為中國最接近ZARA的公司。與大多以工廠起家的服裝品牌不同,創始人周成建依靠生產外包創立了“虛擬經營”模式,以擺脫掉自有工廠的桎梏。為了了解ZARA的運作模式,周成建還專門把一些訂單交給ZARA在中國的代工廠,并自己到這些工廠詳細了解整個運營過程。
另一個公開學習ZARA的是電商企業凡客誠品,一位接近該企業的人士向記者透露,凡客一直在學習ZARA等快時尚品牌的買手模式,所謂買手模式,就是收集流行信息和對零售市場中消費者需求的理解,以最快的反應緊跟時尚。凡客將市場上的流行服飾和元素收集起來,加上設計師小小的改動,然后快速將設計樣板拿到工廠去加工。
任何一家ZARA模仿者都會被告知,在快速供應鏈下保持低庫存是快時尚模式盈利的基礎。但由于大部分中國企業尚處于飛速擴張的階段,對于他們而言,更多的產量就意味著擴張。
“買手模式讓ZARA的模仿者們廣泛學習,但相關的供應鏈時間管理和庫存管理卻很少有人學習。”張大志表示。在服裝行業里,這些衣服在倉庫里每滯留一天都意味著貶值。美特斯邦威的凈資產約為32億元,而倉庫里那些過季衣服已占其凈資產的近一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