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奧運周期:安踏制定金字塔狀的營銷策略
2008年,李寧親自點燃的那把火,使得一年多時間內李寧股價上漲80%,而被打敗的阿迪達斯至今還在消滅庫存。能以奧運為踏板大打翻身仗,對本土體育品牌來說,就成為了足夠具有吸引力的機會,安踏即是如此。
北京奧運會一結束,安踏就瞄準了2012年。2009年,經過漫長談判,安踏擊敗了競爭對手李寧和阿迪達斯,最終與中國奧委會(COC)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成為2009-2012年中國奧委會體育服裝的合作伙伴。
7月初在赴倫敦之前,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濤接受本報專訪,他表示安踏所謂的奧運營銷絕不僅僅是從倫敦開始的,早在2009年就開始為打包的“大奧運周期”做準備,“你貨品開發能不能持續支撐中國團隊,一屆賽事做得好沒用,你能不能每屆都做好,只要有一屆沒做好,你就會招污點。”
北京之后
今年由于歐債危機惡化、國內經濟增速下滑,本土品牌普遍訂單下跌、庫存過高。從各家體育品牌發布的年報顯示,2011年,李寧庫存達到11.3億元,幾乎是2008年的兩倍;安踏庫存6.18億元;特步庫存6.71億元。本土體育品牌都希望借助倫敦奧運會契機,突破目前的困局。
此次李寧出征倫敦奧運的口號是“龍耀倫敦”,安踏則是“龍征倫敦”。相較于奧運贊助經驗豐富的李寧而言,安踏的目標是以此為契機,成為本土老大。
李寧則希望通過倫敦奧運會,重塑品牌形象挽回下滑的市場。為此董事長李寧“再次出山”將親自在希臘雅典傳遞圣火。李寧依然延續原有的營銷模式,與中國乒乓球隊、體操隊、羽毛球隊、跳水隊和射擊隊簽訂了贊助協議。這5支運動隊也是中國代表團在歷屆奧運的奪冠熱門。
昌榮傳播體育事業部總經理吳磊對本報表示,李寧在2008年北京奧運所采取的營銷策略算是出奇制勝,例如,開幕式上李寧身著阿迪達斯的服裝出現點火,這些讓阿迪達斯有些始料未及。吳磊預計,安踏本屆奧運會將會延續上一屆的走勢,由于不是本土作戰,在傳播上安踏應該會更加注重與媒體平臺的結合。再加上時差的因素,預計本屆奧運會的營銷效果與2008年的本土作戰相比,不會太顯著。
吳磊表示,若把國內體育服裝行業當成馬拉松,目前只是出發階段,過去李寧始終處于領跑狀態,現在安踏領跑了,其實領跑的滋味是非常難受的,需要自身具備很強的實力和判斷,脫穎而出。
他評價說,本屆奧運會,所有中國運動員的領獎服都是由安踏提供的,但安踏贊助的運動隊并不多,所以,在比賽過程中間,李寧通過贊助運動隊的曝光幾率也還不小。
安踏的“大奧運周期”
安踏體育披露的財報預計,2012年其奧運廣告及宣傳費率將升至14%。按2011年營業額89億元計算,這筆體育營銷費用將超12億元。
{page_break}
張濤舉例說,剛開始做贊助的時候,2008年10月10日,世界智力運動會,從接到訂單開始,到完成這個訂單只有27天的時間,要為將近1200個來自世界各地、體形差別極大的選手進行配裝。他回憶說,“當時有個下象棋的一米九近兩米,有個小姑娘才一米四,我整個都瘋了。”一般服裝的開發周期至少需要60~70天。最后安踏拼盡全力在22天內完成了,極大地挑戰了生產線。
而對于這樣一個打包出售的“大奧運周期”,安踏制定了金字塔狀的營銷策略。頂尖是Super star,有凱文·加內特,簽完名以后就成為專屬貨品售賣,帶來直接利益。其次被稱為Team,即運動隊戰略,企業給中國目前競賽方面最牛的團隊提供裝備,比如籃球、排球國家隊等,這在建立品牌聲譽和品牌專業性上會有幫助。
再往下就是Game,即各種賽事。原來安踏被稱為“中國聯賽發動機”,乒乓球、排球、籃球超級聯賽都是安踏在做,可幫助建立品牌的專屬性。再往下走為Olympic,奧運會是離人性最近的、但離商業最遠的賽事,在現場看不到任何商業標識。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點火時突然在運動員入場的門口后面,豎起一根印有麥當勞標志的桅桿。組委會馬上派人制止,這種“擦邊球”的隱性營銷,被組委會嚴厲禁止。
再往下是Commitee,奧委會組織。張濤表示,在四年的過程中,有像倫敦奧運會、廣州亞運會這樣大的爆發節點,但更多的是日常的小賽事,也要做好服務,否則奧委會評價就是負的。
張濤認為,未來行業的成長空間依舊還在,只不過滿足需求的方式和結構發生了變化,從單人單品的增長,變成了單人多品的增長。對綜合性的體育用品品牌需要不斷提升細分的專業度。此外,張濤認為在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品類中,目前品牌還是偏多。
張濤說,“這么多牌子,你想象不了,一個競標就有十幾家甚至上市公司,我們叫產業規律趨同論。所以將來這個行業格局一定會帶來改變,行業集中度會調整。”
吳磊也表示,倫敦之后,體育服裝品牌會面臨洗牌,未來注重體育功能和消費者體驗的企業將會面臨更大的機會,前端的產品研發和設計將會支撐企業的未來發展。
而在整合中,并購重組都是可能會發生的,張濤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