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或為"問題蠶絲被"的罪魁禍首
本次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對北京市場上銷售的部分蠶絲被商品進行的比較試驗中,40個樣品中有12個樣品纖維含量標注與實測值不符,占樣品總數的30%。同時,3個樣品未標注填充物重量;標注重量的37個樣品中有11個樣品填充物質量偏差率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占樣品總數的27.5%。所幸的是,本次比較試驗樣品的填充物壓縮回彈性、甲醛含量、pH值、異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皂洗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酸、堿)、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濕摩擦色牢度均符合國家標準規定,蠶絲被的安全性能指標全部達標。
本次比較試驗樣品來自北京的物美超市、家樂福超市、沃爾瑪超市、城鄉倉儲超市、北京崇光百貨、長安商場、復興商業城、翠微大廈、城鄉貿易中心、燕莎奧特萊斯購物中心、伊利諾依家居、百榮世貿商城,以及網絡購物平臺京東商城、1號店網上超市、蘇寧易購,涉及來自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安徽、江蘇六省市的38家企業。
近年來,問題蠶絲被屢禁不止,蠶絲被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主要表現在:使用說明存在信息標注不全、不準確、不規范;面料纖維含量標注與實測不符;蠶絲以次充好,實際填充物缺斤短兩,個別企業存在填充物用聚酯纖維冒充蠶絲、涉嫌蓄意造假等行為。此外,蠶絲被商品的使用說明書常常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主要表現在:使用說明信息標注不全、不準確、不規范,甚至沒有吊牌和包裝,也應該引起企業的重視。
以次充好的蠶絲被
按照國家標準規定,蠶絲被是指填充物含桑蠶絲和(或)柞蠶絲50%及以上的產品,只有100%蠶絲的才能叫純蠶絲被,含50%以上蠶絲的是混合蠶絲被。
北京市消協消費指導部主任羅剛介紹,在百榮世貿商城銷售的“喜日來”壓花蠶絲薄被、“絲萊得”純蠶絲被,標稱填充100%蠶絲,結果僅僅在被子開口處有少量蠶絲,其他地方均是聚酯纖維或粘纖。而從城鄉超市蘇州橋店購買的標稱法國皮爾卡丹公司授權、上海寶萊家用紡織品公司制造的“FASHION HOME”貴族蠶絲被,填充物全部是粘纖、聚酯纖維,根本沒有一根蠶絲。
此次比較試驗中, 6個樣品的面料存在問題:圣大保羅牌樣品標稱復合棉提花,實測含棉17.1%。瑞朗牌樣品標稱棉100%,實測含再生纖維素纖維11.3%。棉朵牌樣品標稱棉70%,實測棉45.8%。8個樣品填充物含量存在問題,其中填充物嚴重缺失、產品劣質、冒充蠶絲被的有:勝偉牌樣品標注蠶絲含量51%,實測20.8%。棉朵牌樣品標注蠶絲含量50%,實測24.6%。喜日來牌、絲萊得牌、FASHION HOME牌3個樣品僅被子開口處有少量蠶絲,其他為聚酯纖維等化纖,屬于涉嫌假冒蠶絲被。
“造成蠶絲被質量差的原因主要有:企業對蠶絲被所用的原材料按下限生產,質量監控不到位,沒有對出廠產品進行檢驗;為了獲取檢驗報告以應對商場、超市及網店的進店需要,企業往往把加工質量較好的樣品送第三方檢驗,對后續的批量產品卻人為降低成本等,質量控制不嚴;部分企業外包生產,造成產品質量監控不到位,根據面料或填充物供貨方提供的數據隨意標注商品的相關質量指標,收貨驗收環節存在問題。 蠶絲被填充物品質中規定優等品、一等品填充物應是長絲綿或中長絲綿,雖然本次比較試驗蠶絲被檢測項目中未包括填充物的品質指標,但據檢測人員介紹,這次比較試驗中發現有些標稱一等品的蠶絲被,填充物主料是短絲綿,只是在被子開口處有部分長絲綿或中長絲綿,或是填充物表層為長絲綿或中長絲綿,中間夾層為短絲綿,明顯以次充好。”羅剛說。
低價蠶絲被暢銷無阻
互聯網被業內認為是可疑蠶絲被的“重災區”。記者在淘寶網站上,看到一款“維萊雅”牌單人蠶絲被,十分暢銷。該被采用滌棉被面,150×210mm 的規格內裝1斤蠶絲,標注桑蠶絲含量: 81%~90%,可機洗和水洗,只賣80元。截至記者發稿,成交1844件,收藏寶貝4307件,好評1439,中評14,差評2。有買家評論:“面料舒適,花紋大方美觀,填充物柔軟,抽出一些用打火機點燃,有很濃的煙,燃燒后剩下結塊硬物,掌柜說蠶絲有80%,這價格想想也不實際,親們自己看這個價格還是實惠的。發貨速度超快。”但同時有買家對蠶絲質量深信不疑:“被子里面的蠶絲抽出一點燒過了,蠶絲含量比較高,蠶絲屬蛋白質纖維,燒起來有燒毛發的味道。只是稍微有點異味,洗衣機洗了下,沒有出現結團狀。
總體來說,80元的價格是不貴的,消費者沒有對它抱有過多的期望,它的銷售走俏只是證明了價格對于消費行為的影響。
那么低價蠶絲被哪里來的呢?據悉,目前家紡企業獨立生產被芯的很少,大部分企業都是選擇代工工廠。而蠶絲被更是主要由產業集群代做,再交給企業貼牌上市。“代工廠往往根據客戶訂單組織生產,一些客戶把價格壓得很低,由于代工廠通常不會承擔主要質量責任,所以根據客戶要求去盡力降低成本,最終導致纖維含量的標識與實際不符。這都是經過銷售企業默許的,你給我那么低的收購價,明顯就是知道這里面的貓膩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紡企業員工表示。
這名家紡企業員工透露,特別優質的蠶絲市面上數量有限,一般不會被用于生產被子、枕頭。下腳料類型的蠶絲一斤賣價則普遍在八九十元。“如果商販所售蠶絲價格連八九十元都不到,則需要注意其是否系假蠶絲或摻雜了其他物質。”
一般來說蠶絲被不能用水洗,因為用水洗,可能出現蠶絲結塊發霉的情況。市面上出現了一些聲稱可以水洗的蠶絲被,其一般是經過化學處理的,而且僅限于薄被類型。出現結塊的情況,會影響蠶絲被的保暖性,因為被子是否保暖,要看其填料是否蓬松,而不是越重越厚實就保暖。
真假蠶絲很容易分辨
“如何辨別蠶絲和化纖其實很簡單。化纖摸起來滑膩,真蠶絲摸起來柔和。如果用打火機燒,真蠶絲有一股燒毛發的味道,一離開火焰,馬上自動熄滅;如果填充物燃燒時冒出一股黑煙,散發出一股甜味,離開火焰后仍然繼續燃燒,火焰很大,則是摻雜了聚酯纖維成分。 此外,化纖燒灼后會卷曲成疙瘩狀,而真蠶絲被燒后,燒黑的部分用手一撮就會散碎。”中國商業聯合會針棉織商品質檢中心檢測室主任趙穎說。
現在市面上的蠶絲被大多設有“拉鏈檢測口”,讓消費者察看里面蠶絲被芯的質量情況。很多有問題的蠶絲被產品往往會在周圍一圈用蠶絲,而里面才是別的填充物,因此盡可能地打開拉鏈、扣子等,被子深處蠶絲被的品質才是關鍵。“消費者要注意查看填充物是否外觀色澤均勻、厚薄均勻、沒有明顯的硬、軟綿塊和硬絲筋、無污損、無異味。 同時注意現在不法商販最喜歡用粘纖來冒充蠶絲,粘纖被燒灼后會呈白灰狀,氣味也是紙張燃燒后發出的味道。”趙穎強調。
蠶絲分為桑蠶絲和柞蠶絲兩種,其中柞蠶多為野生,蠶繭顏色接近青灰色,通過漂白制成蠶絲后顏色有些發黃,手感不如桑蠶絲柔軟。桑蠶絲色澤更潔白,柔軟度與舒適度更好一些,所以大多數蠶絲被使用桑蠶絲做填充。蠶絲絲綿長度分為長絲綿、中長絲綿和短絲綿,長絲綿以整只蠶繭為原料制成,天然蠶絲切斷很少;中長蠶絲在25厘米及以上,短蠶絲大多在25厘米以下。選購蠶絲被,要仔細查看標注的是桑蠶絲還是柞蠶絲,填充物的纖維含量以及填充物質量、絲綿長度等,還要留神有企業把短蠶絲混入,降低成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