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創新 南通如東多數紡織企業瀕臨倒閉
從如東縣城沿老334省道到雙甸鎮30余公里路段,沿線十之八九是紡織廠、漿紗廠。該縣坯布生產總量,曾占到全國市場份額的70%,占全球市場份額一半。
而今,這條“紡織大道”上的不少企業,卻如同霜打過后的樹葉,少了生機和活力,公路也變得冷清許多。
雙甸鎮曾被譽為“江蘇省坯布之鄉”。鎮紡織商會會長叢遠峰介紹,本世紀初,如東上下大辦紡織,少則兩三臺織機,多則上百臺,雙甸鎮及周邊岔河、新店大大小小的織機戶發展到千余家。然而,好年景僅維持了七八年。從去年10月份起,紡織市場急轉而下,坯布價格大跌,產品滯銷,隨之而來的是關門歇業、轉產之聲不絕于耳。
據如東縣國稅局統計,占據全縣紡織工業“半壁江山”的雙甸、岔河、新店三鎮,已經有100多家紡織企業和個體經營戶關門歇業,剩下的絕大多數也處于“半死半活”狀態——只上夜班,不上白班,80%的企業產品積壓嚴重,全行業資金回籠率不足30%。
“紡織業不景氣跟國際國內大環境有關,而一哄而上、無序發展是禍根。”叢遠峰說,目前雙甸鎮噴氣織布機有1萬多臺,能維持正常開機的卻不超過3-5家,全縣紡織業過剩產能起碼有40%。
曾以“紡織專業村”名噪一方的雙甸鎮叢家壩村村支書葛自乾坦言,坯布織造是個粗放型的行業,什么人都能干。況且,個體經營戶銷售不開票,意味著不交稅、成本低,這是人們趨之若鶩的主要原因。現在,坯布銷售困難,一半左右都停下來了。
在南通萬順紡織品有限公司當家人樊志勇看來,單純的增加設備,不從產品檔次、質量上拉開差距,是目前坯布織造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死的都是跟風的”。
叢遠峰認為,如東紡織業起步使用的設備基本上都是外地紡織企業改制后留下的。到今年年底,全鎮至少還將有五分之一的企業要退出市場。如果不洗牌,將來麻煩很大。今年以來,雙甸、岔河兩地已發生4起資金鏈斷裂引發的“老板跑路”事件。
“紡織業的隱患幾年前就已經顯現。”采訪中,不少企業經營者坦陳,這些年,家紡市場的巨大需求帶動了坯布織造業的急劇膨脹,使一些缺乏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小企業、小作坊獲得了短暫的繁榮。在原材料價格波動、用工成本上升、賒賬經營引發的債務糾紛等諸多因素的疊加作用下,這些隱患最終暴露出來。
“洗牌未必是壞事。”雙甸鎮企業服務中心主任張浩告訴記者,現在鎮政府通過稅費減免和優先供地等方式,鼓勵和扶持那些用工規范、經營規范、有一定實力的企業逐步做大做強,引導和規范紡織業健康發展。
南通市紡織工業協會秘書長金鑫認為,當前,南通家紡業正著力提升產品創意設計水平,提高市場反應能力,完善自主品牌內涵。作為配套產業,如東坯布織造業要避免低價競爭、重復發展,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管理水平,增加產品個性化和附加值的比重,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