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板傳言嚇退190億資金 創業板暫難熄火
昨日受國際板推出傳聞以及技術回調壓力的疊加沖擊,滬綜指跌逾20點,創業板指數也大幅回調。不過,題材炒作依然風生水起,近40只個股漲停。指數和個股的背離進一步加劇,結構性行情呈現“加強版”。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大盤或震蕩整理,但結構性行情仍將繼續演繹。對于創業板而言,目前正面臨估值溢價回歸風險、四季度風格切換規律、三季報主力調倉欲望的多重挑戰,不過新經濟賦予了信息、互聯網等新興產業中長期的發展空間,三中全會之前市場關于科技創新的炒作還會持續。因此,創業板整體上漲或減速,但不會就此熄火,個股將正式進入分化時間。
滬指創業板回調
昨日滬綜指震蕩下行,失守2200點;深成指橫盤震蕩,收出陽十字星;創業板指數在連創新高后明顯回調。在主板走弱、創業板調整的背后,兩市A股凈流出190.50億元。
截至昨日收盤,滬綜指收報2190.93點,下跌20.84點,跌幅為0.94%;深成指收報8685.79點,上漲18.02點,上漲0.21%;創業板收報1387.15點,下跌2.66%。成交量方面,昨日滬市成交1365.8億元,深市成交1448.7億元,量能環比明顯放大。
從資金流向來看,滬深股市主力資金均呈現凈流出格局。據巨靈財經統計,昨日滬市A股資金凈流出90.38億元,深市A股資金凈流出101.12億元,兩市資金合計凈流出190.50億元。
滬綜指和創業板指數的明顯回調,一方面緣于“四連陽”后面臨回調壓力,特別是9月經濟數據公布在即,觀望情緒有所升溫;另一方面則受到“上交所借道上海自貿區推出國際板”傳聞的沖擊。盡管如此,題材炒作熱情依然高漲,互聯網金融、民營銀行等概念再掀炒作熱潮,兩市漲停個股接近40只。
分析人士認為,在技術面和消息面的困擾下,短期大盤或回歸震蕩整理格局,9月經濟數據成色將成為新的指示信號;而三中全會即將召開,資金對于改革和轉型的興致正濃,加上三季報即將步入披露時間窗口,因此結構性行情仍將繼續演繹。
個股將分化
在連續三日創出歷史新高之后,創業板指數昨日大幅下跌,華誼嘉信、神州泰岳、光線傳媒、華誼兄弟和天舟文化5只明星股齊齊跌停。從行業資金流向上看,信息服務板塊遭到資金大幅拋售。
據巨靈財經統計,在23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之中,只有商業貿易、家用電器、房地產和餐飲旅游板塊實現資金凈流入,凈流入金額分別為21.40億元、5.64億元、2.42億元和6059.85萬元;而在資金凈流出的板塊中,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和醫藥生物板塊的凈流出規模居前,凈流出金額分別為45.02億元、37.77億元和19.66億元。
應該說,在持續的高歌猛進后,如今的創業板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首先,創業板指數迭創歷史新高,估值溢價早已高高在上,風險不斷累積。且歷史經驗顯示,板塊的超高估值難以持續兩個季度以上。而從4月中旬創業板牛市正式啟動至今,恰恰經歷了兩個季度。這也意味著資金對創業板的追漲意愿開始瀕臨極限。
其次,四季度往往是板塊估值溢價收斂的階段,即高估值成長股回落、低估值藍籌股啟動。這種季節性的風格切換主要是三季報對高估值板塊的證偽、對低估值板塊的支撐,以及主力資金調倉布局跨年行情等多重因素“共振”使然。一旦機構調倉,遭遇重創的無疑是前期獲益頗豐的創業板。
需要指出的是,創業板固然受制上述壓力,但短期尚不會徹底“熄火”。一方面,新經濟浪潮正在席卷中國,科技創新成為經濟轉型的必然道路,這賦予了信息、互聯網、傳媒等新型產業足夠的想象空間。另一方面,在三中全會召開之前,在三季報披露高峰來臨之前,市場對于改革和轉型的預期仍偏樂觀,題材炒作或將此消彼長,大規模移倉創業板的概率短期不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