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再現暴漲神話 點燃股市做多熱情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新股不敗的神話再次上演。上周四,備受關注的3只新股正式登陸A股市場,并集體交出“秒停”的首日成績單,新股不敗的神話再次上演。
在炒新資金追捧下,次新股和影子股也紛紛聞風跟漲,瘋狂炒新已然成為A股市場難以醫治的頑疾。然而,過度炒新不僅扭曲資本市場定價機制,更讓盲目跟風炒作的中小投資者成為最終受害者。隨著新股發行向注冊制的逐漸過渡,打新炒新最終將會失去市場生存的空間。
【新股再現暴漲神話】
時隔數月之后,A股市場終于迎來今年IPO(首次公開募股)二次重啟后的首批新股。發行首日,飛天誠信、雪浪環境、龍大肉食3只新股,均以20%的漲幅上限“頂格”開盤,而在開盤僅數筆交易之后,上漲10%遭遇臨停,再現“秒停”景象。而在復牌之后,市場對于3只新股的熱情則有增無減,最后均較發行價大漲44%。截至收盤,3只新股在漲停價位上仍有巨量買單聚集搶籌,等待交易的股票數量均已過億。
此外,新股上市也點燃了市場做多熱情,帶動次新股“共同進步”,使得12只次新股漲停,總共上市交易的44只次新股中漲幅超過5%的就有31只。
【跟風暴炒呈現亂象】
長久以來,打新炒新已經成為A股市場一大頑疾,在股市多年走熊的背景下,即使管理層推出多項新股發行改革措施,也未抑制市場炒新的熱情。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本報記者表示,由于新股定價重回“窗口指導”時代,因此通過行政干預壓低發行價,必然導致新股上市首日股價一步到位地暴漲。同時,“市值配售”打新及申購上限限制,也使得新股申購變成了“饑餓銷售”游戲。這就是盲目打新與瘋狂炒新的制度根源。更糟糕的是,新股上市首日股價漲幅的三道管制,更是逼迫新股一步到位地封死在最大漲停板上,直接導致了尷尬的“秒停”現象,投資者買不進新股,也賣不出新股,“新股不敗”的神話再度成為現實。
“此次3只新股暴炒與定價管制有關,封死漲停板換手率極低,相當于監管者直接向打新者讓度紅利。”在財經評論員葉檀看來,新股之所以受到熱捧,首先是因為新股發行數量少,從暫停發行到今年重啟,市場積蓄了足夠的能力,雖然不足以扶起整體市場,但捧熱新股市場綽綽有余。
事實上,自今年初IPO首次重啟后所發行的新股就已受到市場的熱捧,此次新股發行二度開閘,更是讓廣大股民看到了賺錢的機會。“打中新股等于中彩票。年初發行的48只新股普遍上漲,最高漲幅平均值達到151.5%,引發了追捧的狂潮。”葉檀說。
【久病難治考驗醫術】
然而,打新炒新并不等于穩賺不賠,新股不到1年就破發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偏信“新股不敗”、“炒新必賺”的中小投資者將承擔遭受巨大損失的風險。如何醫治股市多年難以擺脫的沉疴頑疾,對管理層的醫術是一大考驗。
“消滅新股‘三高’(高發行價、高發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資金)現象,打破‘新股不敗’的神話,唯一對策就是廢除現行的核準制,全面推行IPO注冊制。”董登新表示,實現IPO注冊制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級市場“去行政化”的過程。從現行核準制過渡到注冊制只要三步:第一步,實行IPO定價市場化,廢除證監會IPO定價窗口指導;第二步,實行IPO節奏市場化,廢除證監會暫停IPO的特權;第三步,實行IPO注冊制,廢除上市審核委員會。事實上,前兩步在2009年到2012年10月之前就已經完全做到了,只可惜2012年10月A股一級市場被關閉,這一改革進程被人為中斷。
葉檀也認為,給新股市場降溫的方法就是大規模發行,讓通過審核的600多家企業,以及所有通過審核準備上市的企業,全部自主選擇上市窗口。雖然這樣的休克療法讓市場痛苦不堪,卻是讓新股市場回歸正常的好辦法。
“幸運的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已明確做出決定: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實現注冊制。”在董登新看來,只有注冊制能夠順應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的需要;只有注冊制能夠破解IPO的過度行政干預,并讓IPO身價大跌,新股“三高”便會迎刃而解;只有注冊制能夠讓垃圾股的“殼資源”分文不值,死不退市就會絕跡,退市效率便會顯著提高;只有注冊制能夠還原股價的真實信號,還原股市的資源配置功能,中國版的“慢牛”才會因此誕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