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兌損失壓垮國企利潤 阿喀琉斯之踵不能坐視不理
今年,導致能源及航空類企業出現巨額匯兌損失的原因,是人民幣今年年初開始的持續貶值。年初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的累計貶值達到了1.5%,4月30號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觸及了兩年來的最低點6.2676。今年上半年人民幣的持續貶值,就像一根利箭,尖銳而迅疾的刺入這些行業巨頭的阿喀琉斯之踵——匯率風控部門。這一箭直接將很多企業由本應盈利的態勢射入了巨額虧損的境地。只是匯率風險就將企業逼入如此絕境,可以說我國企業與國際接軌的道路任重而道遠。作為背負巨額美元債務,面對巨大的匯率風險的企業,首先要做的應該是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匯率風險控制體系。
首先,企業要重視這一部門的建設,引進或培養相關人才,盡力完善自己的內部風控體系,美的公司就是一個值得借鑒的例子。從2011年起,美的開始著力打造自己的匯率風控部門,今年已經收到很大成效。在其它企業大都經歷匯兌損失時,美的今年上半年就實現了2.23億元的匯率收益。
與此同時,很多企業完全可以考慮多元化自己的外債幣種,尤其是可以多考慮那些可以與人民幣直接兌換的國家。自2008年以來,央行已經與23個國家的央行簽署了總額達到2.5萬億的人民幣互換協議。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不斷推進,貨幣互換協議的規模會越來越大。這種不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可以降低籌資成本并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
但是自從中航油2009年參與對沖造成巨額虧損后,監管部門就開始嚴控航空公司參與類似交易。作為世界第一大貿易體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理應與世界上每日交易量最大的外匯市場及金融衍生品市場接軌。每日擔心放開外匯市場后將面臨巨大風險從而嚴控這個市場不能有效解決根本的弊病,因為市場終有接軌之日,而且已經是大勢所趨。央行與外管局理應在市場正在逐步打開的現在,著手大力加強企業,銀行,券商乃至高校的外匯相關知識的教育,引進國外的先進理念與相關技術人才,務求在人民幣完全國際化之前完善自己的外匯市場,提升各個行業的匯率風險控制能力。這才是解決阿喀琉斯之踵的完美方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