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拖后腿“占中”致停業 港資珠寶全線雙位數下跌
香港四大珠寶品牌中的主要品牌六福、謝瑞麟等日前相繼發布2014-2015財年中期財報,令人意外的是,中期業績全部雙位數下跌,無一幸免,其中謝瑞麟集團營業額同比下跌高達45.67%。在如今黃金類產品銷路不佳、香港本地政治局勢環境之下,港資品牌正在調整品類比例,加緊布局內地低線城市。
業績 港資珠寶全線雙位數下跌
11月20日,謝瑞麟集團發布截至2014年8月31日的2015財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集團營業額18.1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21.29億港元下跌14.6%;盈利2578萬港元,較去年同期下跌高達45.67%。
無獨有偶,11月25日,同時發布截至2014年9月30日的2015財年中期業績報告的周大福集團和六福集團,讓香港珠寶品牌業績降至冰點。其中,周大福集團營業額293.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377.68億港元大跌22.4%;盈利27.3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跌24.07%。六福集團營業額75.4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100.66億港元大跌25.1%;盈利8.0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跌16.35%。
原因 黃金拖后腿 “占中”阻港內購物
港資珠寶品牌均以黃金業務為重。今年上半年,全球黃金市場大幅波動如“過山車”,也給黃金收藏品及飾品價格帶來不少波動。以此導致的購買意愿下降直接造成了品牌業績的下跌。
數據顯示,占周大福集團銷售額近五成的黃金產品銷售額為145.28億港元,同比減少了41%,更早以前,其黃金產品比例曾高達六成;六福集團黃金產品銷售額同比下跌39.1%;謝瑞麟集團也在財報中稱,2013年的“搶金潮”造成了黃金業務高基數效應,黃金市場恢復正常后,今年黃金業務的可比銷售出現較大下跌。
此外,由于香港“占中”行動,商家不得不關門歇業,香港游客數量也急劇減少。以往,由于香港自由貿易港的免稅優勢,吸引了大批內地消費者和海外游客購物,其中珠寶是其消費的重要品類。
記者還注意到,與黃金產品業績大幅下跌相反,各香港珠寶品牌的鐘表業務卻開始看漲。2015上半財年,周大福內地鐘表業務營業額為17.78億港元,同比大幅增長18.38%;其中內地鐘表業務表現更佳,營業額達到10.22億港元,同比增長49.5%。六福集團鐘表業收入則同比增長39.5%至1.67億港元,占集團總收入的2.2%。
業內人士認為,香港幾大珠寶品牌的鐘表系列屬于定位中高端的產品系列,適中的價位正迎合了內地消費者從購買禮品到選購自用品的消費需求變化。
策略 調整產品比例 開發低線城市
面對黃金市場的不穩定性,香港珠寶品牌將黃金產品的占比進一步減少,擴大鑲嵌珠寶和鐘表業務的比重。業內人士認為,特別是銷售猛增的鐘表業務,將成為各大珠寶品牌布局內地市場新的業績增長點。
同時,鑒于內地市場不斷擴大,內地營業額占集團總營業額58%的周大福集團,正在放緩在內地已盡飽和的一線市場,渠道下沉至二三線城市。2015上半財年,周大福內地新增店158家,其中一線城市僅增17家,二線城市新增數量高達76家,三線及以下城市也新增58家。一二三線城市門店數占比分別為10.1%、45.5%、44.4%。六福集團也在財報中明確指出,集團將進一步擴大內地市場,將零售網絡拓展至低線城市,增強品牌覆蓋率。
除了調整產品結構和渠道上的擴張,產品概念的創新和設計的精進也是行業尋求突破的普遍呼聲。謝瑞麟集團認為,關注年輕客群,擴大在年輕客群中的影響力是集團接下來的目標之一。
在香港珠寶品牌業績下滑同時,以鉆石等飾品珠寶為主業的海外品牌卻取得好成績。截至2014年10月31日,美國Tiffany集團在2015財年前9月實現29.64億美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8%,其中亞太區增長11%。Tiffany集團特意強調稱,中國內地市場有著絕對貢獻。
同樣的市場,不同的表現,港資珠寶品牌或許可以在品牌建設、產品布局和創新中獲得借鑒。Tiffany集團的業績增長主要來自于時尚珠寶品類。北京商報記者 王曉然 沈素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