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0個缺工崗位找“娘家 隨時聽從企業召喚
阿克蘇市針對紡織服裝企業招工難的問題,組織11家紡織服裝企業與7個鄉(鎮)場為6910個缺工崗位找“娘家”,再次延伸整建制富余勞動力轉移對接關系。
為確保整建制富余勞動力轉移對接順利實施,阿克蘇市人社局為企業提供上門服務,掌握了解企業用工需求,針對性推薦轉移輸出鄉(鎮)作為對接招工基地,簽訂《阿克蘇市整建制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協議》,并協調專業性強的培訓機構免費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引導并組織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幫助企業解決招工問題。目前,11家紡織服裝企業擬招工的6910人在對接鄉(鎮)場已經確定,對接“娘家”隨時聽從企業召喚,實現農民向工人的華麗轉變。
服裝企業如何應對招工難?
又是一年年底時。每到這個時候,很多企業不得不提前考慮來年的用工計劃,以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招工“意外”。近幾年,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全國多地頻現“招工難”,讓服裝等這樣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措手不及。對此,本報記者特邀了三位服裝業內人士,與他們就服裝行業“招工難”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特約嘉賓:
安徽省服裝商會秘書長 葉梁
舒朗服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健民
幸運路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 韓加明
話題一
近年來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后像服裝等制造行業的“招工難”問題凸顯其原因何在
葉梁:中國是一個有著辛勤勞動光榮傳統的國家,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勞動最光榮”的概念在淡化,特別是80后、90后的年輕人,去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工作的熱情在減少,他們感覺到工廠打工就好像低人一等,不愿意在生產一線。
其實我們從2007年就已經開始關注“招工難”問題了。近年來,我國的社會格局在改變,很多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在發生改變。比如,以前60后、70后講的是“如何先生存然后發展”的問題,現在80后、90后講的是“如何在寬松的環境下去發展”。這種觀念也導致了年輕一代在擇業上要求會比較高,希望得到一份輕松的工作。
吳健民:“招工難”一個原因是整個社會勞動力供給在結構上出現了問題。中國服裝產業經過30年的發展,東部沿海等地區已形成了一套穩定和程序化的招工、用工體制。現在服裝行業正進行產業轉移,這打破了原有產業格局以及用工平衡。有人說,服裝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產品附加值低,產業轉移要向勞動用工便宜的地方傾斜。東部服裝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可能會導致“兩頭都缺人”的現象產生。東部失衡,西部體制又還沒建立起來,這導致了面上的“招工難”。
還有其他原因。比如,國家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鼓勵服務業的發展,催生了諸如餐飲、家政等很多其他門類,這需要大量的人力,從而又一次打亂了制造業在人力方面所形成的平衡。再加上現在年輕人就業觀的變化,他們不愿意被綁在生產線上度過自己的青春,更喜歡自由流動式的服務業。
韓加明:中國務工人群存在著變流現象。目前,中國培養技術工人的學校比如技校、職校越來越少,而新的儲備勞力都不太愿意繼續做技工。
中國雖然是一個制造業大國,勞動力資源豐富,但卻不大重視對技工的培養。很多人會認為,制造行業效益不高,對技能的要求不高,再加上年輕人對電腦等新東西比較感興趣,對傳統制造業興趣卻不大,相對其他產業而言,服裝行業吸引力不大,一些人甚至瞧不起技工。而西方一些國家恰恰相反,他們甚至以當地的手工業為自豪,技工、學徒不斷涌進這個行業,補充新鮮血液。
在中國,20多歲的年輕人在制造業做技工的已經越來越少,特別是像服裝行業,工人普遍呈老年化狀態,工人大多集中在40~50歲的年齡段,再過幾年,他們基本也就做不了了。
【主持人視線】無論是受困于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大批農民工返鄉,還是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出臺帶來的影響,一個不得不關注的新現象是:眾多80后、90后新生代農民工,已成為我國農民工主體,但是因為他們獨特的個性、較高的職業期望等,更希望從事傳統制造行業之外的其他工作。
話題二
針對“招工難”,企業應該如何應對?現在,服裝企業缺的主要是哪方面的工人?
葉梁:雖然安徽是中部地區的勞動力大省,但是也不能否認目前“招工難”問題的客觀存在。服裝行業必須做好挖掘勞動力資源優勢的工作。比如,企業要加大內部管理,解決員工基本生活問題,做好后勤服務,讓員工到企業,就有到自己家的感覺。
對于安徽而言,從2010年的趨勢來看,外出務工人員還是占絕大部分。安徽以前號稱“千萬民工到沿海”,但是近幾年,特別是金融危機后,返鄉的勞動力逐漸增多。比如以前出去的1000萬的勞動力,這兩年回流了大致150萬~200萬左右。其實,現在安徽地區工作環境已經跟沿海地區不相上下了,比如,服裝企業住宿一般是4個人一個房間,有些條件甚至還超過沿海地區。另外,我們還要讓下一代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擇業觀。
吳健民:對,改變人們擇業觀是很關鍵的。同時,服裝企業要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讓企業員工待遇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化,跟其他行業在“爭工”問題上具備優勢。
服裝行業現在在生產領域,已經大量運用高科技,諸如人機一體化等手段越來越多被使用,我們國家這個產業的裝備水平可以跟國外媲美。但是我認為,通過科技進步來解決員工的問題從根本上是解決不了。僅是設備提高了,人力管理成本增加了,如果人員工資起不來,還是沒用。
現在服裝行業的工人是全面缺。服裝行業分類很細,比如純加工型企業缺操作工人;研發型企業缺樣衣工、工藝員。服裝企業缺工,不僅僅指一線生產工人,包括大學生也缺,比如營銷人員、策劃人員、采購人員都缺。如果說哪個企業單純缺操作工人,那一定不是優秀企業。
韓加明:對于技工人群的緊缺,應該注重在職校、技校等專門技術方面的培養,而服裝院校的專業一般都是設計類的,跟技術完全是兩碼事。
對于企業而言,應該嚴格遵照《勞動法》的規定,為工人上相關保險;同時,企業可以出臺一些福利政策,比如3~5年企業為某些員工提供購車的方便,5~10年內提供購房的規劃等,這些都有助于穩定員工。正如剛才葉秘書長所說,企業要為工人營造一個“家”的氛圍,工人加入公司要有一種“當家作主”的感覺。這樣,現在的工人才會帶新工人進來,下一代也才愿意進來。
雖然制造是門技術活,但是我們也可以像國外一樣把工人當成藝術家來看待。比如,一個裁縫在國外是設計師,但是在國內我們就稱他為“做衣服的”。我們應該更加關注手工業者。
現在國內真正缺的是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對于工藝,我們應該把它當成一門學科來研究,而不是簡單地講制作。而在工藝傳承方面,要形成一個”師傅帶徒弟,徒弟再帶徒弟”的良性循環。
【主持人視線】事實上,除了改善工人工作環境、提高待遇,以及人們自身改變擇業觀等方式之外,在招工方面的創新舉措也值得考慮。比如,前不久,福建泉州市就召開了全國城際間工會就業維權聯盟城市協作會議,30個城市工會與泉州市總工會簽訂勞務協作協議30份,擬推薦28000個員工來泉州就業。
話題三
據各位所了解,目前服裝企業生產一線工人工資大致是一個怎樣情況?之前靠“人口紅利”創造的產業效益在今后5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內,其優勢是否還會繼續存在?
葉梁:據我所了解,目前安徽服裝企業生產一線工人工資是1500~2000元之間。跟前兩年相比,增加了30%以上。而這個工資在未來幾年內還有上漲空間。
安徽工人工資跟沿海相比,還是稍微偏低一點。不過換一個角度思考,安徽本地員工在當地就業,比他們去江浙一帶生活成本會降低很多,其中包括往返家鄉的差旅費、日常住宿費用等生活開支會減少。
我認為“人口紅利”對于服裝行業來說,5~10年還是會繼續存在的,因為目前中國仍然是一個人口大國。很多人都說中國周邊的柬埔寨、越南等國家的勞動力成本比中國低,但是他們工人的綜合素質遠比不上中國。
吳健民:《勞動法》的實施、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招工難”等各種因素,使得服裝行業員工工資水平普遍上漲。據我了解,沿海一些地方工人一個月工資在3000元~4000元。前段時間我到浙江海寧,發現皮衣工人工資到了5000元一個月,甚至8000元了,有時還招不到人。
中國服裝產業永遠受益于“人口紅利”大國,任何國家都取代不了。不管你承認與否,中國人口大國的歷史地位在短期內不會改變,它也將是最好的制造大國。歐洲、美國不可能再回頭給咱們做服裝了,東南亞大都是小國家比不上中國,印度人口多但工人水平比起中國差遠了。
中國服裝行業現在遇到的所有困難都是暫時的,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