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薪休假難落實 “50%”差在哪?
政策之下,部分公眾的訴求仍難以滿足。筆者調查發現,多位受訪人士均表示,期望能夠在現行制度下享有自我應有的假期。但由于種種“苦衷”,更重要是部分企業對政策落實不到位,加上個人原因,使既有“福利”難以充分享受。
從1994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到現在,經過了21年,帶薪休假制度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實施難、執行差”的局面。
人社部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帶薪休假落實率約為50%,而落實帶薪休假比較好的單位,主要集中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像一些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落實的相對較差。其中,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份報告稱,42.4%的職工“不休或未休完帶薪休假”的原因是“擔心休假影響前途”。
在北京一家公關公司工作的趙先生已經有三年沒有休年假了,在他看來,請假并不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一是自己來公司時間不長,表現還不夠那么亮眼,二來我們的領導也好多年沒休假了,請假怕領導不滿意。”
筆者采訪中發現,“擔心休假影響前途”的職工確實不少,還有一些諸如媒體、銷售行業以“底薪+績效”構成公司的員工,考慮到收入受到影響,也放棄了本該屬于自己的權益。一家小型裝修公司的員工李然(化名)告訴筆者,由于自己所在的公司是以“日薪”核算,請假出去玩的成本太大,干脆就不休息了。
筆者發現,2007年,國務院法制辦公布《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2008年9月,人社部頒布《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也都提出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認為,目前國家相關部門也意識到帶薪休假對經濟、文化的推動和刺激作用,并且勞動法也有相關規定。但是在實際中很難執行,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一些企業發展壓力大、競爭太過激烈,不給員工放假;二是員工職業發展與晉升壓力大,自動放棄休假。通常,民營機構的帶薪休假執行情況,要比國有機構的員工執行得差。竹立家說,目前我們國家80%以上的勞動力在民營企業,收益不穩定,必須努力工作以保住崗位。他說,“帶薪休假不是小事,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同時也與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有關。”
專家表示,勞動法雖然有規定,但是缺乏具體細則、法規條款,制度上的空白與漏洞成為落實政策、法規的阻礙。同時,民間不乏員工因“連軸轉”導致身體出問題甚至猝死的悲劇。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國民的傳統觀念有關,與整個社會工作、生活平衡情況有關。在中國,更多時候,人們還是希望通過努力,賺更多的錢養家。因此,觀念上的轉變,還有賴于宣傳。
竹立家坦言,絕大多數勞動力所在的民營企業,是帶薪休假制度執行的灰色地帶,需要有關部門組織專門調研,以發現問題,并保障員工帶薪休假的權利;要嚴格實行“問責制”,而不是“獎勵制度”。對違反規定的企事業單位,要嚴格問責、予以處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