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納入SDR“面子大于里子”
美東時間周一(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拉加德宣布,正式將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決議將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這為人民幣國際化掃清剩余障礙。
人民幣入籃,或許有助于IMF提高其與中國的地位,后者在2010年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根據2010年達成的改革計劃,中國及其他新興經濟體原本可增加在IMF的代表權,但美國國會尚未批準這項計劃。
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IMF在1969年創造了SDR,以提升全球流動性。技術上,SDR不是一種貨幣,但它賦予持有SDR的IMF會員國有權取得籃內任何貨幣,以滿足國際收支需要。截至9月為止,共創造了相當于2800億美元的SDR,并分配給會員國,相較之下,全球外匯儲備為11.3萬億美元。
美國原本堅持中國必須推動金融改革,才會支持人民幣入籃,但9月份立場軟化,改口宣稱只要中國能證明其符合IMF的技術標準,美國即會支持此事。
IMF今年稍早在發給執行董事會的報告串指出,人民幣在主要指標中都落于全球對手之后,例如官方儲備的使用、債券持有及外匯交易上。在工作人員的建議后,執行董事會延后九個月到2016年9月底,才會調整SDR籃子的構成。
在該報告之后,中國人民銀行及財政部出臺不同措施,以滿足IMF的要求,包括檢討匯率中間價機制、允許外國央行交易所有在岸貨幣產品,并發行三個月期債券,以改善短期收益率曲線。
IMF稱將繼續監控SDR五大國的標準符合狀況,人民幣交易量在三大交易時區中的兩個顯著增加。
IMF稱,人民幣在SDR的權重為10.92%,美元在SDR的權重為41.73%,歐元在SDR的權重為30.93%,日元為8.33%,英鎊為8.09%。
得到IMF的認可對于十年來一直在為國際化而努力的人民幣不啻為一個重大的里程碑式事件。批準人民幣加入SDR可能將使更多國家得以放心地將人民幣納入自己的外匯儲備.
在2010年上次對SDR籃子進行評估的時候,IMF以人民幣不可自由使用為由將其拒之門外;當時的政治環境也不利于中國人民幣貿易結算額很低,而且是單向的,使得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承受著更大的上行壓力。IMF工作人員認為人民幣被顯著低估,實際有效匯率當時在貶值。
IMF最近的2014年第四條款(Article IV)評估報告顯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與基本面保持一致,不過升值幅度尚不足以消除其“中等低估”(5%-10%)的狀況。
為了滿足IMF對SDR貨幣是“可自由使用”貨幣的要求,人民幣不需要實現完全自由兌換。根據IMF協定第30條,人民幣只要滿足“事實上在國際交易支付中被廣泛使用”并且“在主要外匯市場上被廣泛交易”的條件即可。
當時,IMF在評估可用性方面也有一定的回旋余地。IMF執董會2010年表示,不應該機械地解讀指標,最終要在IMF協定條款對可自由使用貨幣的定義框架下,依靠判斷來做出決定。如今,人民幣的可用性大幅提高,IMF的政治環境對中國更有利。
據信30多家央行已經把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貨幣;中國還擴大了人民幣交易浮動區間,在岸人民幣估值上升。
眼下的問題不再是人民幣是否是國際儲備貨幣,而是它在多大程度上扮演著全球主要貨幣的角色。美國證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DTCC)每周結算的在岸人民幣期權合約的面值通常可與日元比肩。另一方面,人民幣在外匯市場的日成交額仍未到達應有水平。
考慮到中國貴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且在很多發達國家經濟止步不前之際依然保持著強勁增長,中國如今在國際決策中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再加上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只可能不斷擴大,在這個節骨眼上給予人民幣SDR籃子貨幣地位是一個重要的示好姿態。
民生證券以管清友牽頭的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團隊在報告中稱,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籃子從短期來看,是面子大于里子,情緒為主。
前期對于人民幣納入SDR市場已經過度price in,超預期很難,人民幣短期內或呈現波動走弱趨勢。
人民幣不會出現劇烈貶值,畢竟SDR需要的是穩定而堅挺的,不是“喜怒無常”的人民幣。2016年人民幣或再現一次性校準貶值,之后更可能是呈現穩定的區間波動。
納入SDR不會立刻直接增加人民幣作為儲備資產的需求,SDR作為IMF給予的信用背書,長期來看增加了人民幣的公信力,但并沒有促進全球即期加配人民幣的機制。
人民幣加入SDR不會立即引起各國實際增加人民幣儲備。SDR不是貨幣,也不是債權,而是一種可兌換權,即任何時候可提取貨幣籃子中貨幣的權利,并且主要用于IMF與成員國之間的官方結算。這種權利并不要求持有人真的按比例計提人民幣,并且兌換自由貨幣時也未必非要兌換人民幣。
美元仍舊是大多數持有人的理性首選,人民幣在SDR的占比也并不等于全球外匯儲備中人民幣占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