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端的財政貨幣政策如何繼續發力呢
11月官方PMI下跌至49.6%,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創下2012年8月以來新低。而同月財新PMI也連續9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下方。財新數值為48.6%,雖略有回升,但仍是連續第9個月徘徊在榮枯線下方。
關鍵在于幾個最重要、最關鍵的分項指標太差強人意。新出口訂單、積壓訂單、原材料購進價格、生產活動預期4個指數降幅均超過1個百分點。
10月份官方PML在9月份基礎上已經顯露出企穩跡象。而11月PMI數值已經連續4個月維持在50下方并有點跳水味道。11月再次掉頭向下表明經濟觸底過程中存在一定波動,經濟仍面臨不小的下行壓力。
更加應該引起極大關注的是,中小企業不景氣有加劇趨勢。數據顯示,迄今大型企業PMI指數已經連續3個月維持枯榮線之上,復蘇趨勢良好;相反,中型和小型企業PMI指數繼續惡化,在11月分別跌至48.3%和44.8%,創2012年2月有觀測值以來的新低。
這說明一系列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效果不佳。中小企業不景氣是經濟的最大病灶,不根除之,經濟就談不上復蘇企穩。同時,PMI連續3個月維持在枯榮線之上的大型企業同樣遭遇到利潤嚴重下滑的窘境。
整個經濟中制造業非常關鍵,中小企業是核心。目前“關鍵”與“核心”都遭遇危機,整個經濟非??皯n。怎么辦?
都不約而同地想起財政貨幣政策的作用。財政貨幣政策也叫做需求端刺激政策,創始人是需求政策之父的凱恩斯。包括目前的美國、歐洲、日本三大經濟體都過多采用的是需求方管理政策。
面對PMI創新低折射的經濟極度低迷狀況,需求端的財政貨幣政策如何繼續發力呢?
對供給側改革必須有一個清晰清醒認識。供給側改革核心不在于擴大粗放式生產能力,而在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是重點和核心所在。政策手段上,包括簡政放權、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國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等,從供給側管理角度看,本質上都屬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方式。一定不要把供給側改革理解歪了!
需要關注的是,雖然PMI創出新低,但穩增長中的亮點已凸顯出來了。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11月非制造業PMI環比上升0.5個百分點至53.6%。
臨近年底,節日消費預期將繼續拉動居民消費熱情,以消費為主導的服務行業具備繼續拉升基礎。特別是消費在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公款消費大大壓縮情況下出現持續增長,著實不容易。這些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將會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而強化。
總之,對未來經濟走勢并不悲觀!
貨幣政策的降息已經沒有空間了,重點看一下存準率是否可繼續下調。是否降低存準率必須看外匯占款是否下降,而外匯占款下降與否又要看央行口徑的外儲是否降低。如果下降就還有降準空間,否則就不能盲目降準。
貨幣政策發力穩增長的重點在于公開市場操作與各種形式的再貸款。
財政政策應該是穩增長重要手段。重點在于稅收政策工具。超級規模的減稅政策應該果斷出臺,減免各種收費,力度繼續加大。
需求端宏觀經濟政策發力基礎上,也要做好供給側文章。在產能過剩、住房去庫存化任務繁重現實面前,供給側改革難度較大。從勞務和商品供給角度看,第三產業供給空間較大,政府提供的服務潛力巨大。抓住這兩個方面的供給對經濟增長促進作用非常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