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避開這些坑你就成功了一半
2016年到來,很多人又開始自己的新年理財計劃,面對利率持續走低、美元進入加息周期,銀行理財收益不斷降低,P2P平臺出現多起跑路事件的新情況,很多人在尋找更好的理財方式。在這種情況下,請一定要保持冷靜。
一般投資者最幻想的理財產品就是收益高、流動性高、風險低。但這種產品不可能存在。只能在這三方面做一個均衡。
如果要高收益、高流動性就要承擔一定風險,比如股票、基金等;如果要高收益、低風險就不要對流動性要求太高,比如信托產品;如果要高流動性、低風險,那收益高就很難達到,比如余額寶、貨幣基金等。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美國《舊金山紀事報》曾做過大猩猩選股實驗,讓大猩猩獨寫有股票代碼的紙板投標,投中一個代碼就意味著選中一只股票,用此方法讓大猩猩挑選出5只股票。
然后,用大猩猩挑選的股票組合與《華爾街日報》8位知名分析師精心計算分析挑選的5只股票相比較,在持有一段時間之后,大猩猩隨機抽取購買的股票票面價值超過操盤手的股票。
1月4日,股市迎來2016年的第一場血,千股跌停,之后更是跌不停。在經常不按套路出牌的中國股市之中,即便是每天埋頭研究股市的專業,也有可能虧錢,不要盲目聽信專家的話而買某只股票。
很多思想較為保守的人、尤其是老人認為國有大銀行如工農中建最安全,對其它中小銀行都不放心,因此存款、理財都去大銀行,殊不知有時候小銀行甚至會比大銀行更安全,而且理財收益更高。其實,只要通過正規途徑,不管是大銀行還是小銀行,其安全程度并沒有什么差別。
大家去銀行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面對銀行里的工作人員,一般都會產生信任感,認為他們介紹的產品是銀行發行,安全性有保障。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除了自營理財產品,銀行還代銷其它金融機構的產品,而這些代銷產品風險要高于銀行自營產品,這時候介紹這些產品的人也被冰銀行工作人員,而是相關公司安排到銀行來做推廣的人員。
5、一元錢理財只是噱頭
很多互聯網理財產品起點都非常低,打出1分或1元起購的標語,這和100元起購、1000元起購有很大區別嗎?真的只投1分或1元,每天萬份收益直接忽略不計;所以不要一見這樣的標題就心動,還是好好看看內容說明和合同條款才是王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