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遭盜刷誰之過 維權到底該怎么辦
這兩年,銀行卡遭盜刷事件一起連一起,每次有相關的新聞被曝出,公眾都看得心驚膽戰的。不過今天小編看到一則報道,此前卡遭盜刷的陰霾一掃而光,為啥?因為這次事件不再是儲戶自負,而是完全由銀行負責。好啦,你沒有聽錯,的確是銀行賠償全部損失。
卡遭盜刷并非持卡人一人之過,更不是一句“個人信息泄露”就能了事的,銀行同樣要肩負起應有的責任。
事情是這樣的:2014年9月,澳門的胡女士在廣東珠海某支行辦理銀行卡遭盜刷,損失金額共計347萬元。由于該卡發卡行未能就其“持卡人未妥善保管密碼”的主張提供舉證證明,法院最終判決該發卡行全額賠償持卡人的損失。
此案一出立即引發網民熱議,卡遭盜刷不新鮮,但銀行全額賠付的確不常見。其實銀行負全責的案例先前也曾有過報道。前幾天,美籍華人冒先生的借記卡中40多萬元被盜刷,冒先生將銀行告上法庭,上海長寧法院作出判決,銀行對冒先生的損失全額賠付并支付相應利息。
兩起案件,均由銀行承擔全部責任,誰說銀行只會推脫。不過細心的網友還是發現了“異常”,原來兩起案件的當事人均非“大陸人”,一個是美籍華人,一個是澳門人。于是,小伙伴們不淡定了:難怪給予特殊照顧呢,原來是“外國人”啊!
說來也不怪網友酸葡萄心理,因為在以往的類似案件中,大部分情況都是矛頭直指持卡人。銀行一句“持卡人信息泄露導致盜刷”就把責任拋的一干二凈。是你沒有把個人信息保護好,自己泄露了信息當然要自己承擔責任,而且最為可悲的是,這種心理已然成了默認的“共識”,就好比你擠公交錢包被偷了,難道你能怪司機嗎;你家進賊了,你能怪居委會嗎?
當前銀行卡遭盜刷案例中,法院往往只判決銀行承擔部分責任,賠償儲戶部分損失,有判賠50%的,有判賠70%的,有判賠80%的,五花八門。同樣是銀行卡遭盜刷,為何有人要等待警方破案,一分錢追不回,而有的人則可由銀行全額賠付呢。說來說去,還是相關法律不健全惹的禍。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議制定《服務責任法》,對于銀行卡遭盜刷事件,銀行應當承擔服務不到位的責任,而不能把責任都推給儲戶。
朱列玉代表的一份提案,代表了眾多卡民的心聲。反之,在胡女士的案件中,銀行無故卻要承擔完全的賠償責任,銀行也未免覺得冤屈。因此,完善相關法律,明確雙方職責,才能更好的保護雙方利益。這既是當務之急,又任重而道遠。
銀行卡防盜有妙招!
雖然卡遭盜刷已經不再是新鮮事,但是誰也不愿這事落自己頭上不是。那作為一個身持數卡的現代人,又當如何避免此類厄運呢?
1、ATM機取款時,注意卡口、鍵盤是否有異樣;
2、無論何時何地,刷銀行卡必須遮擋;
3、最好將磁條卡換為芯片卡;
4、要保管好綁定銀行卡的手機;
5、在使用公共WiFi時,不要進行網上支付,否則容易泄露銀行卡信息;
6、建議開通銀行卡短信提醒功能,及時了解賬戶變動。
不過,萬一你千小心萬謹慎,還是遭盜刷了腫么辦?別急,小編這就告訴你兩個小竅門,讓你不打無準備之仗:
1、一旦被盜刷后,持卡人應立即撥打銀行客服電話,辦理掛失,問清客服人員號碼,以便將來發生訴訟時可以核實情況;
2、掛失后還要盡快報警,然后到附近ATM機上,將已掛失的銀行卡放入機器,讓這張卡被吞掉,以證明卡主和銀行卡都不在盜刷現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