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出訪捷克合作升溫 浙企或迎發展新機遇
昨日,習近平主席出訪捷克結束,此次出訪讓這個常常出現在歌詞和電影中的夢幻國度,以中歐合作支點的角色再次吸引全球目光。翻開地圖,捷克像一個十字鎖扣一樣,一頭連著德國等西歐發達國家,另一頭連著的則是一塊“一帶一路”版圖上的廣袤沃土——中東歐。
近年來,中國與中東歐合作逐步由小到大、內容日益豐富。2015年底,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相聚中國蘇州,發布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描繪了未來5年合作發展藍圖;發布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蘇州綱要》,為推進近期具體合作提供了路線圖。
更令人期待的是,今年6月,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經貿促進部長級會議、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將再度牽手寧波,浙江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正在翻開新的一頁。
出海新通道:
抄“洋路”轉型
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一座愜意的東歐老城。
因為一次握手,浙江人對這座充滿魅力的城市多了一份別樣的親切。去年底,位于杭州蕭山區的浙江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以參股的方式投資斯洛文尼亞輪轂電機技術公司(ELAPHE)1000萬歐元,同時,雙方均同意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
亞太股份董事長黃偉中相中的是ELAPHE公司新能源電動汽車底盤核心技術——輪轂電機技術。盧布爾雅那聚集了許多電機專家和相關專業人才,具有完整的電機產業鏈工業體系。“這家公司開發的輪轂電機技術指標數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能量轉換效率達93%。”黃偉中說,亞太參股成立合資公司,就是要將輪轂電機驅動系統引入國內市場,使得這項關鍵技術深耕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
浙商大舉海外并購,抄“洋路”轉型升級,中東歐國家是一個重要目的地。以亞太所涉的汽車領域為例,歐洲汽車產業極具創新的研發技術和專業精神,中國汽車領域擁有最活躍的資本和廣闊的市場需求,兩個全球重要市場的聯合,將激發出巨大能量。
對敢為天下先的浙商而言,中東歐早已不是陌生的土地。憑借8年前收購斯洛伐克同行,以此為跳板,寧波天勝軸承集團有限公司成功打開了歐洲高端市場。“主要是看中他們的銷售渠道和品牌。”公司副總經理胡未剛表示,天勝軸承斯洛伐克公司設立后,集團公司就將一部分產品通過他們的銷售渠道,出口到歐洲地區。
原來我國的軸承產品在歐美市場一定程度上成了低價的代名詞,一些高端的廠家始終不相信中國產品。“我們憋著一口氣,想到了這個最快捷的途徑。”胡未剛說,對方在當地是數一數二的軸承企業,并且跟天勝是合作伙伴。憑借斯洛伐克軸承在歐洲的良好知名度,天勝在歐洲順利打開了高端市場的大門。“現在我們依然使用的是斯洛伐克廠原來的品牌,我們計劃占有一定市場份額后,打出天勝的牌子。”胡未剛說。
浙江商務研究院院長張漢東表示,我省企業海外并購與投資正迎來大好時機,中東歐國家工業基礎好,擁有我省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的技術和設備,是浙企出海的理想目的地。省商務廳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經核準浙江在中東歐16國地區共投資129家企業,投資總額為6.4億美元。其中,中方投資額為2.8億美元。
合作新平臺:
借園區發力
浙江與中東歐又將迎來一次親密接觸。
2015年,寧波承辦了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在浙江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之間搭建了貿易互動新平臺。這一事件被媒體列為“2015年中國—中東歐合作十件大事”之一。博覽會期間,中東歐(寧波)貿易物流園區和中東歐(寧波)工業園正式掛牌,中東歐(寧波)工業園落戶慈溪濱海經濟開發區。慈溪濱海經濟開發區副主任童煥迪介紹,目前中捷(寧波)國際產業合作園啟動籌建。
“目前,中東歐國際合作平臺已全面啟動,我們正在加緊進行200畝核心標準廠房的土地平整等基礎工作,今年6月的中東歐博覽會期間就將動工開建。”童煥迪告訴記者,中捷合作高端廚具制造中心、中東歐農產品經貿合作示范平臺等招商項目正在加緊洽談。
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國際產業合作園是我省構建的對外開放體系中,最契合國際宏觀需求、最有能力對接國際規則、最有潛力實現國際產能合作的平臺。借助這一新平臺,浙江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合作領域將更加廣闊、合作方式將更加多元。
同樣借助園區這一形式,浙企嘗試抱團走出去。作為全省首個境外商貿物流園項目,塞爾維亞貝爾麥克商貿物流園坐落于巴爾干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貝爾格萊德,為國內廠家和跨境貿易電商提供保稅倉儲、物流配送售后等服務。園區相關負責人邵景霞告訴記者,當前,園區已有137家商戶入駐,其中浙江企業20余家,商貿園中90%的產品均為來自中國的潔具、建材、服裝、鞋等,去年貿易額達3億美元。
張漢東表示,浙企可以放大中東歐國家特殊的區位優勢,在中東歐國家建設國際營銷網絡,并以此為跳板,將更多的浙江產品帶到歐洲,大大降低浙江企業進軍歐洲市場的門檻。
經貿新空間:
以產業互補
中東歐主要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羅馬尼亞等16個國家,數量占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四分之一。張漢東分析,作為全球新興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東歐國家不僅擁有富饒的森林、礦產等資源,而且經濟發展潛力大,產業特色鮮明,與浙江有著很強的經濟互補性。
“中東歐國家在整個歐盟里屬于相對欠發達的,與浙江經濟發展水平更相近。再者,中東歐國家重工業較發達,輕工產品相對薄弱,而這恰好是浙江的優勢,雙方互補性極強。”張漢東說。以捷克為例,它擁有著機械制造、鋼鐵、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領域,其中,機械制造,尤其是數控機床更具備世界領先技術,這些完全可以“為我所用”。
來自中東歐國家的先進裝備和技術,正成為浙江產業轉型升級的“好幫手”。一個可以佐證的數據是,2015年,在全省進口總額下降12.5%的形勢下,我省對捷克進口額增長近3%,其中最主要的進口產品便是高新技術產品、金屬機床等,利用“捷克造”助推浙江產業升級。
中東歐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秘書處負責人余海東向記者透露,今年6月的中東歐博覽會上將首次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質檢合作對話會”,通過對話會中的互相溝通推介,將促進更多的商品跨過國門,實現雙向貿易。此外,屆時還將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高新技術合作展,展出“高大上”的裝備制造、材料技術等產品。“去年,我們的合作展僅限于日用消費品類,今年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把16個國家的高新技術產品引進來,把我們的高精尖產品推出去。”余海東說。
中東歐產品在浙江也找到了廣闊的市場。“我們去年6月開業,目前一個月有100萬元銷售額,館內的牛奶和麥片最受消費者歡迎。”在寧波進口商品中心內,波蘭館負責人陳榮告訴記者,產品的市場反應不錯。陳榮所在的寧波進口商品中心已經開設了捷克館、波蘭館、保加利亞館、斯洛伐克館等中東歐進口商品國家館,接下來,塞爾維亞、匈牙利、波黑、馬其頓、羅馬尼亞等國家館還將陸續入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