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暫時沒有那么大
由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主辦的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深圳春季峰會日前舉行。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主任、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在會議上表示,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可能已經得到了一個短期釋放,從2016年第一季度到2018年的第一季度,中國將進入“新常態繁榮”。
姚余棟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可能進入新常態繁榮,供給側改革更要背水一戰,耽誤不得,尤其不能因為經濟長期依然存在下行壓力而短期有些反彈的時候就沾沾自喜、貽誤戰機。讓中國經濟長期繁榮就需要落實中央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以“工匠精神”把改革落實到位,這才是最根本的保障。
姚余棟指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要從高速向中高速轉變,而“L形”的增長是一個必然趨勢。“‘十三五’6.5%的增長速度將來到‘十四五’期間可能還要下降到5%左右,這是一個大的趨勢。隨著人均經濟的提高,經濟體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成熟,而在新常態的‘L形’增長中亦會有一定波動。”
姚余棟指出,國內宏觀經濟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的征兆,例如3月民生銀行新供給指數均比去年的37.5出現大幅度躍升,創下了2015年7月以來的新高。
相關鏈接: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弗里曼講席教授李稻葵在“后危機時期經濟增長和金融發展研討會”上表示,盡管人民幣加入了SDR,但它還不是硬通貨,國際社會還不相信人民幣。你越發行貨幣,國際社會越懷疑你,所以貨幣政策應該謹慎。
,李稻葵表示,我們稍微多發一點貨幣,就會造成全球對于人民幣貶值的猜測。這種猜測跟我們的股市不穩定、缺乏法制基礎攪合在一起,就會對世界經濟形成新的風險點。
相反的,中國應該實行更積極的財政政策。中央財政的債務水平可以適當提高,以此對一些地方債務給予財政上的投資。目前,中國財政部的國債僅占GDP的17%,近年這一比例還有所下降。所以中國的財政政策還有空間。
針對降低企業負債問題,李稻葵表示同意中國企業應該實行債務重組,但不贊成簡單的債轉股。銀行應該保留有不良債企業的相關信息,并建立一套信用體系。債務重組的過程要講法制、講規矩,不良企業貸款必須按法律程序清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