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匯率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對換的比率,也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而匯率又是由外匯市場決定。
不同的經濟體,匯率與股市的關系是不一樣的。
一、新興經濟:
1、短期來看,匯市與股市是同生共死的好基友
從短期走勢來看,各新興經濟體的股市和匯市是同漲同跌的,即匯率貶值時股價下跌,匯率升值時股價上漲。
以俄羅斯為例,在2014年底的一個半月里,盧布對美元貶值38%,俄羅斯RTS指數也暴跌30%,幾乎保持了同步運動。
2015年上半年盧布對美元升值,俄羅斯股指也開始反彈。之后盧布再次大幅貶值,股指又不斷創新低。而在2016年以來盧布和股指又同時反彈。
從短期來看,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墨西哥、印尼等新興經濟體也同樣符合這一規律:匯率貶值時股市大跌,升值時股市大漲。
2、在新興經濟體中,為何短期內股市與匯市會同甘共苦呢?
第一,匯率和股市都是實體經濟晴雨表。
一方面,實體經濟的好壞會傳遞到股市的行情上。經濟下行,你也別指望經濟能暴漲。
另一方面,經濟狀況好壞也會影響一國的外匯儲備和央行干預匯率的能力,進而影響匯率。所以在經濟下行時,新興經濟體的匯率會面臨貶值壓力,而股市也會上演暴跌行情;相反,經濟狀況良好對股市和匯率都有提振。對于出口依賴型的大宗生產國,這一規律尤其適用。
以俄羅斯為例,其經濟主要依賴能源類大宗商品,GDP的1/3依賴能源行業,出口產品中超過70%是能源產品,所以油價是影響俄羅斯實體經濟狀況的關鍵指標。從走勢來看,油價漲時,盧布升值,俄羅斯股指上漲;油價跌時,盧布貶值,股市下跌,所以就表現出俄羅斯股市和匯率是互相影響的。
例如在03-08年間,油價一路飆升,股價和盧布也大幅走高。08-11年之間,股價、盧布、油價均先大跌再反彈,2011年之后,三者又趨勢性下行。
第二,股市漲跌會影響投資者對于一國經濟前景的信心,導致資本跨境流動,進而直接影響匯率。
股市大跌,海外資金會不看好一國實體經濟的前景,出現大量資金從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撤出,導致資本外流的風險,本幣面臨貶值壓力;相反股市大漲會吸引海外資金流入,增加投資,本幣可能升值。
在2008年,印尼股市下跌50.4%,據估算2008年從印尼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流出的資金總規模將近55億美元,而當年印尼盾對美元暴跌14.4%。股市下跌,傳導給匯市,誰不恐慌出逃呢?
除了印尼以外,墨西哥、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在2008年股市暴跌后均出現了匯率爆貶的情況。
反過來匯市也會影響股市,一旦匯率變動太大,尤其是一國的貨幣貶值,投資者信心不足,直接反映到股市大跌。
如果匯率大幅波動,會對出口乃至整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各發展中國家的貨幣主要盯住美元,即使采用浮動匯率制度的央行也會頻繁干預外匯市場。
而且唯有足夠的外匯儲備才能有能力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這也是匯率穩定的重要基礎。想想曾經的亞洲金融危機,由于外匯儲備不足,泰國在金融危機中倒下了,而中國香港能全身而退。所以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很重要,沒有這個武器,怎么去對抗那些企圖做空的惡勢力。
對此,我們要對外匯保持警惕,一旦匯率出現大幅貶值,往往說明經濟形勢惡化、央行干預能力降低,會對市場信心構成重大打擊,導致股市的暴跌。
例如2014年8月以來,受美國加息預期、油價暴跌、國內腐敗丑聞影響,馬來西亞林吉特貶值壓力產生。而馬來西亞央行干預匯率的能力卻在減弱,外匯儲備從1200億美元下滑至不足900億,林吉特對美元從3.16一路暴跌至4.45的低點。馬來西亞股市在4個月時間里就暴跌了接近20%。類似的,在14年下半年俄羅斯央行干預盧布匯率的能力減弱,盧布對美元在年末兩個月時間里幾乎貶值40%,俄羅斯RTS指數在此期間也暴跌29%。
在現實中,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惡化、匯率爆貶、股市大跌往往同時發生,很難分清是誰在影響誰。對于股民來說,簡直是連撤退的時間都沒有。
無論是實體經濟惡化、匯率爆貶、股市大跌中的哪一個發生,都會沉重打擊投資者對該經濟體的信心,導致連鎖反應,所以短期來看,面對危機時新興市場的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3、但是從長遠來看,匯率長期貶值是能夠提振股市,難道面對匯率貶值,股民能救堅持長久的活下來才是硬道理?
雖然短期,股市和匯市是步伐一致的,但是長期來看,匯率貶值釋放了風險,減少了對資產價格的壓制,股市反而是上漲的。
貨幣貶值最重要的根源是貨幣印得太多,而這濫發的貨幣是如何在長期上推動股市繁榮的?
貨幣供給量增加會引起社會商品的價格上漲,這樣上市公司的銷售收入及利潤也會相應增加,從而使得以貨幣形式表現的股利(即股票的名義收益)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股價也就上漲了。
貨幣的超發也會引起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帶來的往往是虛假的市場繁榮,造成一種企業利潤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識使人們傾向于將貨幣投向貴重金屬、不動產和短期債券上,也會推動股價上漲。但這種繁榮的泡沫遲早會破的。
例如近年來阿根廷的匯率一直在貶值,而股市也一直在上漲。2013年初至今,阿根廷比索對美元貶值了66%,而股指上漲了328%。盡管短期看印度的貨幣貶值,股市大跌,但長期來看,印度盧比貶值后股市是上漲的,自11年7月以來,盧比對美元貶值了33%,而印度Sensex30指數卻上漲了32.5%。
從長期角度看,墨西哥、印尼的情況也符合這一趨勢。08年8月以來,墨西哥比索對美元貶值44%,而股市卻上漲了66%;印尼盾貶值31%,而印尼股市上漲122%。
俄羅斯的經歷也說明貨幣貶值和股市下跌均可以釋放風險,證明了機會是“跌”出來和“貶”出來的。
4、新興市場國家會存在哪些金融風險?
匯率角度,更值得警惕是,爆發局部危機的風險。歷史上幾次由新興市場國家引起的金融危機,如97年泰國、02年阿根廷,在本國危機爆發時,會對全球資本市場造成影響。近年來,全球經濟較為脆弱,資本市場對危機反應強烈,兩次希臘債務危機爆發時,全球股指同步下跌,標普500下跌14%,富時100指數跌16%,日經225指數跌20%,上漲綜指跌25%,若無歐元區對希臘救助,后果將更為嚴重。
再分析泰國金融危機,這是典型的小國危機,危機爆發的傳導順序是出口惡化、增長回落、外債上升→股市下跌→國債收益率倒掛→匯率貶值→房價下跌→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二、發達經濟
1、短期看匯率、股市,兩者自恃清高,沒有確定的關系。
以美國為例,03-07年間,美元指數下降了25%,道瓊斯指數上漲了55%,匯率和股指之間呈反向關系。而08年至今,美元指數上漲了29%,道瓊斯指數上漲了39%,匯率和股指又呈同向關系。歐元匯率和歐洲股市之間也沒有確定的關系。
這真是捉摸不透的關系。這主要是因為美國和歐盟均采取浮動匯率制度,所以匯率和股市均是貨幣政策和實體經濟的即時反映,沒有太大波動。
例如4月28日日本宣布暫不加碼寬松后,日元對美元大漲,盡管美國政策沒有太大變化,但由于日元在美元指數中權重較大,日元升值仍然導致了美元指數大跌。所以匯市和股市之間的關系并不明顯。
2008年以來,由于經濟持續低迷,政策影響著股市和匯市的波動。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受發達經濟體央行持續“放水”印鈔的影響,美國道瓊斯指數上漲了105%,日經指數上漲90%,德指上漲115%,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漲44%。與此同時,受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歐元對美元貶值18%,日元貶值16%。這背后貨幣政策是推手。
2、貨幣主動貶值時,股市上漲,而被動貶值時,股市則大概率下跌。
主動貶值時,股市上漲。最近幾年美國、日本貨幣貶值都屬于主動貶值,股市上漲。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促使美聯儲開啟QE,自08年12月至11年11月,名義美元指數下跌15%,以美元計11年美國出口總額比08年增長15%,超過危機爆發前的水平,貶值穩住了美國出口,期間標普大漲71%。
被動貶值時,股市下跌。07年11月至09年3月,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韓國基本面顯著惡化,GDP同比由正轉負,月出口額大幅下滑,韓元被動貶值43%,韓國綜合指數下跌40%。
三、中國:股市和匯率是種什么關系,長期看匯率調整利好股市。
1、從歷史數據來看,中國股市和匯市之間的相關性并不高
例如2005年匯改以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在大幅升值,而期間股市從不足2000點上漲至6000點以上,之后又跌回2000點以下。
之所以匯率和股指沒有太大相關性,主要是因為中國股市走勢由市場決定,更多受到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的影響,而人民幣匯率并不是自由浮動,更重要的是受到央行管理。
尤其是2005年以后,隨著貿易自由化的不斷推進,中國貿易順差屢創新高,外匯儲備從不足1萬億美元迅速攀升至高點時的接近4萬億,央行干預匯率的能力大幅度增強,再加上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人民幣不斷升值。
所以總體來說,人民幣匯率不僅是中國貨幣政策和實體經濟增長的體現,也是央行干預能力的體現,而股市定價更加市場化,二者相關性并不高。
2015年“811”匯改以來,匯率和股市的相關性明顯增強。
2015年8月11日央行實行更加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定價方式,并且在之后的幾個交易日內允許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貶值,隨后中國股市迅速下跌,全球市場也受到拖累。截至15年8月底,人民幣對美元最大跌幅高達3.2%,而滬指跌幅高達18%。之后在央行的干預和管理下,人民幣匯率企穩,股市也迅速反彈。
2、匯率改革對中國股市有何影響?
第一,匯率變動影響投資者信心,進而影響股市。
近幾年中國經濟下行且面臨較多結構性問題,引發外界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而央行對人民幣匯率一直實行較為嚴格的管理政策,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不僅影響投資者對央行干預匯率能力的信心,甚至還會影響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的判斷,從而導致股市大跌。
第二,股市和人民幣貶值均會受到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美國無處不在的霸權主義。
美聯儲加息不僅會加大人民幣貶值的壓力,還會對股市構成利空。這是因為近兩年股市走強的一大推動力是央行寬松的貨幣政策,然而美聯儲加息背景下寬松會增大人民幣貶值和資本流出壓力,所以中國央行對于貨幣寬松也會更加謹慎,股市估值受到限制。
3、對中國而言,匯率調整短期構成風險,長期調整則是有利于股市發展
未來匯率仍有調整可能,短期對股市仍是風險。
一方面,自09年以后中國經濟增速不斷下臺階,而貨幣供給依然高速增長;另一方面,自14年以來,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增強,無論是發達經濟還是主要新興經濟體的貨幣均對美元貶值,唯有人民幣跟隨美元一起升值。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美聯儲加息不斷延后、國內經濟短期回暖,人民幣匯率暫時穩定。未來如果美聯儲再次啟動加息或國內經濟增速繼續下行,貶值壓力可能會再起,短期對股市仍是風險。
但是從其它經濟體的經驗來看,匯率貶值也是向市場均衡回歸的過程,也在釋放經濟風險,且貶值后國內資產變得相對“便宜”,有利于解除對資產價格的壓制。
所以長期看,匯率貶值反而有利于股市的健康發展。最后要提醒的是,匯率和股市更多是結果變量,要判斷二者的走勢,重點還是要看貨幣政策、實體經濟和風險偏好的變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