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公投數據成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五”
英國公投結果顯示,有51.9%的英國民眾贊成脫離歐盟。這一結果震驚了全球。這個周末,英國脫歐事件塞滿了各國媒體,刷爆了朋友圈。各種評論五花八門,見仁見智。然而,最驚人的評論卻出自一位老人之口,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媒體發表聲明稱:“英國脫歐將迎來一段甚至比1987年10月最黑暗日子還要糟糕的時期。”格林斯潘說,英國脫歐具有腐蝕性,且不會消失。英國脫歐,最直接的影響還是當事者,即英國和歐盟。英國和歐盟在這一事件中兩敗俱傷。
在格里斯潘眼里1987年10月之所以如此黑暗,是因為當時發生了源于美國、震動全球的特大股災。1987年10月19日,紐約股市道·瓊斯指數暴跌508.32點,跌幅達22.62%,如果將抽象的指數折算成貨幣,這天股災使市場喪失了5000億美元的市值。這個數目幾乎相當于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這一大跌蔓延全球,法國、日本、比利時。巴西、墨西哥等等,各國股市最少跌幅均超過10%,香港股市跌幅超過三成,曾經被迫停市4天。
2016年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數據正式公布的日子,也成為了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五”,資本市場一地雞毛。倫敦股市下跌了3.15%,而法國、德國股市分別下跌了8%和6.8%,美國道瓊斯指數下跌了3.39%,反應最為劇烈日經指數最大跌幅超過8%,曾經引發了該指數的期貨熔斷。更慘的是外匯市場,英鎊、歐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額拋售,大幅貶值。
筆者認為,格林斯潘的這番評論不無道理,這主要是針對全球資本市場而言的;但是,英國脫歐是1987年的股災不可比的,英國脫歐事件更加復雜,影響更加深遠,它不僅涉及到經濟,還將深刻地影響著全球政治、經貿乃至軍事的格局。因此,我們還是不宜將上周五全球股市的下跌和1987年10月的股災相提并論,而應該更多地從政治經濟的角度,來討論英國脫歐事件。
英國脫歐,固然可以使它不再承擔歐盟內窮國的經濟負擔,可以使它在面對歐盟“難民潮”的時候,抱著雙手做個旁觀者;還可以使它獲得在經貿、外交上的完全自主權。但是,英國加入歐盟長達數十年,英國和歐盟的經貿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錯綜復雜,一旦貿然分開,難免傷筋動骨,撕裂皮肉,經濟的損害已經不可避免。就在公投結果公布后,穆迪就下調英國信用評級,而且將英鎊前景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在國際上,英國脫歐,難免給人以英國不愿幫助窮國,不肯承擔責任,不善于進行國際合作等等負面的形象。和歐盟決裂后的英國,其國際影響力被自裁了一截。
更嚴重的傷害還在于英國內部。英國公投脫歐事實上是撕裂了自己:其一,在英國,接近52%的脫歐派和接近48%的留歐派,事實上已經形成了國民的嚴重分裂,未來如何彌合分歧,團結全體國民共建家園,對于執政黨而言,也是一件長期而艱難的事情。其二,已經在公投中投了留歐票的蘇格蘭,已經表達了留歐的意愿,他們當然不愿意追隨英國脫歐,現在已經有蘇格蘭議員提出,要舉行第二次蘇格蘭獨立的公投。萬一蘇格蘭真的脫英獨立,英國的國力無疑大受損害。倫敦一向以歐洲中心自居,脫歐后只能是英國中心了,因此,現在有倫敦議員表示,希望舉行倫敦留歐脫英的公投。英國有分裂的跡象,而事實上,至少在精神上,英國已經分裂了。一個分裂后的英國,不排除淪為三流國家的可能。
歐盟在英國脫歐中所受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失去了一個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外交上都較為強大英國之后,歐盟在國際中的影響力自然大不如前。更可怕的是英國開了脫歐的頭,會不會成為多米諾骨牌倒下的第一張?荷蘭等數國原來在一些問題上,已經和歐盟的政策相左,一旦荷蘭也舉行脫歐公投,歐盟以及歐元區的前景,將不堪想象。
英國脫歐進一步撕開了歐盟和歐元區的暗傷:統一的貨幣政策和各國不同的財政政策難以調和。英國的離去,將逼迫著歐盟的核心國法、德、意痛下決心,要么,做個真正統一的歐洲,成立歐盟政府,把各國的財政政策也統一起來;要么,各走各的,一拍兩散。這個決心,歐盟的核心國什么時候會做出來呢?
在英國脫歐事件中,最大的贏家還是美國。歐盟是美國在國際舞臺上最大的伙伴,同時也是最大的對手之一,歐盟的分裂,無疑增強了美國在國際格局中的霸權地位。歐元當初的成立,就是為了抗衡美元的霸權。從實際的效果來看,英國雖然不是歐元區成員國,但英國脫歐在削弱了英鎊的同時,事實上也削弱了歐元,此消則彼長,美元的力量更加強大了。我們可以看到,在英國公投脫歐期間,美元指數從93區間大漲至95區間。無需加息美元就能夠上漲,這自然是美聯儲最為樂見的事情。
筆者認為,出現這波美元漲勢之后,短期內美聯儲不會再做出加息的決定了;畢竟,現階段美國經濟的復蘇,還未到真正需要加息的時候。至于中國,在英國脫歐之后,應該是被動地提升了國際影響力。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中國都是受英國脫歐影響最小的國家。此消則彼長的原理,應該也適合于中國和英國、歐盟在國際格局變化中的關系。
英國和歐盟在這一事件同時受損之后,應該都會進一步加強和中國的經貿關系。英國一直主張加強與中國的經貿關系,脫離歐盟之后,所受的約束減少了。英國經濟以金融服務為本,在倫敦建立人民幣海外中心,符合中英兩國的共同利益。另外,這一事件后,英國歐盟的經貿關系或多或少都蒙上一些陰影,英國過去依賴對歐盟的出口,脫歐后不排除部分出口轉向中國的可能。
歐盟一直是中國的重要經貿伙伴,加強中歐經貿合作,也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德國是歐盟的領頭羊,把中國制造業2020計劃和德國工業化4.0對接,已經成為兩國共識不久前,默萊爾訪華,達成了多項合作協議,其中,中德兩國高鐵合作開拓第三方市場,成為一個重要的亮點。
至于對A股市場的影響,筆者認為不必為格林斯潘的言論所擔憂。1987年10月所發生的全球性股災,主要是由于美歐股市累積漲幅過大引起的。從1983年以來,美歐股市跟隨其經濟的快速增長,持續多年的牛市,形成資產泡沫,擊鼓傳花,一旦無人接手,出現劇烈的調整是股市內在規律的表現。而現在,美國股市也持續了多年的牛市,資產價格也出現高估,如果美國股市也出現格林斯潘所擔心的黑暗時期,或者也有可能。
英國脫歐所引起的風險偏好變化,導致國際資本流出英國股市和歐洲股市,也是可以想象的。但是,A股市場已經經歷了2015年的劇烈調整,目前整體估值不高,加上英國脫歐對中國經濟影響不大,A股市場不可能出現大幅下跌。上周五全球股市下跌的時候,A股市場相對抗跌,也反映了這一點。在國際資本流出歐美股市的時候,估值不高的A股市場或者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