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企業採購聚焦在風險較高的供應商身上
根據新報告指出,英國脫歐持續不確定性正促使許多製造商和零售商考慮向其他成本低、風險較高的國家供應地點進行採購,以避免貿易壁壘的發生。
英國Cranfield大學和鄧白氏(Dun & Bradstreet)合力編撰的《全球供應鏈風險報告》(Global Supply Chain Risk Report)發現,2019年第叁季供應商風險關鍵程度(Supplier Criticality)(上升2%)和全球採購風險(Global Sourcing Risk)(上升4.8%)有顯著地增加。
「供應商風險關鍵程度」的積分代表買賣雙方間的關係比重,其中供應商被買主視為關鍵合作伙伴或重要的供應角色。這表明公司對于供應商的感受依存度。目前該依存度維持在44.6%,相較于第二季末高出2%。
目前零售業達到89%最高積分,并且在第叁季增加5.4%,這意味著企業將絕大多數買賣關係視為關鍵合作伙伴或重要的供應角色,這表明對供應商的依存度很高,有暴露在風險的可能。
同時,《全球採購風險》指數為7%,自第二季以來從6.7%成長到7%,增幅4.8%。
根據鄧白氏(Dun & Badstreet)的評估,《全球採購風險》代表著買賣雙方關係的比例,供應商所在國的「國家風險」高于或等于4。
製造業和零售業的市場價值都超過8%,這表明他們合作的供應商有較高的比例位在高風險國家,因此,與其他行業相比,他們有可能會面對更多的風險和全球市場的波動。此外,在上個季度,這兩個行業在全球採購風險均有所增加,其中製造業成長幅度最大(10.6%)。這表明買主自低成本、高風險國家的採購意愿越來越高。
Cranfield大學物流、採購和供應鏈管理副教授Heather Skipworth博士表示,針對可能的貿易關稅和其他非關稅壁壘,缺乏明確政策會導致企業尋找其他替代採購源。
歐洲製造業正面臨著「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這鼓勵許多企業尋找合宜的供應地點承擔了更多風險,主要是為避免可能發生的貿易關稅和其他非關稅壁壘,例如配額、禁運、制裁和徵稅。隨著選擇變得更受制約,他們很可能增加對供應商的風險感知程度和依存度。
「由于工資上漲,中國已不再成為具採購吸引力的低成本製造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向外尋找可供替代且風險較高的國家,諸如印度、孟加拉、越南和羅馬尼亞等國?!?/p>
鄧白氏負責《英國產品和策略分析》主管Chris Laws補充道:「2019年一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第叁季分析報告指出,製造業繼續處于全球採購風險的最高等級。好消息是企業可以採取減輕此類風險的措施。全面了解供應鏈之間的關係,并與多個地點更加多元的供應商合作,有助于業者確定和減輕聲譽和營運的風險?!?/p>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