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多的儲蓄終將約束全球經濟增長
所謂的流動性陷阱,是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的一個概念,指貨幣政策無法再刺激經濟的情況,屆時無論降低利率還是增加貨幣供應都于事無補,資金始終不愿意進行投資。
這并不是一個新概念,很多國家都碰到過這個棘手的問題。從1955年到2000年,美國1.7美元的債務平均可以帶來1美元的GDP增長,但是到了2000年,債務與GDP的比例不斷惡化,現在想要獲得1美元的GDP增長差不多要投入3.3美元。
中國的情況也不樂觀。早前,野村分析師江麗(Sophie Jiang)的研究結果顯示,若從每增加一個貨幣單位所能創造出的經濟產出角度測算,中國的流動性效率已經大幅下滑,降至記錄最低水平,且為2009年初以來的最大降幅。
據路透,以滾動年化數據來看,現在中國GDP要達到1元人民幣的增長,就需要5元人民幣以上的新增信貸,這甚至高過2009年時的水準。
但全球范圍內這一現象的出現卻更值得擔憂和警惕,尤其是大多數人觀念中依然認為認為儲蓄是一個好習慣。這時候你很難說服大眾,為什么這對全球經濟來說其實是一個“災難”。
FT援引花旗的一份報告對這個問題做了一些有意義的總結:
長期利率目前不斷刷新低位,但從更長的時間跨度來看,其實這是持續了將近40年的趨勢的延續,這段時間里債務在不斷加速累積。
但問題是,債務并沒有投向新投資,而是大規模流入房地產或者消費領域的存量資產,“游戲”的結局就是經濟衰退刺激決策者不斷削減實際利率,進而鼓勵杠桿,這反過來帶動了提前消費或投資,考慮到利率下行的空間不斷被耗盡,這又創造了新的問題。
這種觀點有點類似于長期經濟停滯理論。我們推斷,盡管現在全球利率處于低位,但自然利率(natural rate)更低意味著利率可能會比原先預想的還要令人沮喪。
其中的核心問題是,如果儲蓄資金依然在追尋存量資產或者消費,而不是進行投資或者產能擴張,那么這塊經濟的大蛋糕遲早要萎縮或者停滯。
這有可能成為全球性現象嗎?花旗團隊的答案是YES。在他們看來,流動性陷阱(長期經濟停滯現象的征兆)通過四種渠道向外輸出:
1,在低利率環境中資本市場可以傳導長期經濟停滯和經濟衰退。
2,為了提高本國的經常賬戶盈余而采取以鄰為壑的政策。
3,儲備貨幣會承擔不成比例地全球流動性陷阱,因為安全資產匱乏。
4,大規模財政擴張可以消除長期經濟停滯。
另外歐元過剩的現象值得關注。花旗指出,2015年歐元區對過剩現象的貢獻相當于GDP的3.2%,日本是3.3%,中國是3%。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